观书有感朱熹其一其二表达的意思,朱熹观书有感二首意思

首页 > 文化 > 作者:YD1662023-11-30 04:38:01

题记:“诗歌,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是用高度凝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

观书有感(其一)

〔宋〕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背景:

公元 1196 年(庆元二年),为避权臣韩侂胄之祸,朱熹与门人黄干、蔡沈、黄钟来到新城福山(今黎川县社苹乡竹山村)双林寺侧的武夷堂讲学。在此期间,他往来于南城、南丰。在南城应利元吉、邓约礼之邀作《建昌军进士题名记》一文,文中对建昌人才辈出发出由衷赞美。又应南城县上塘蛤蟆窝村吴伦、吴常兄弟之邀,到该村讲学,为吴氏厅堂书写“荣木轩”,为读书亭书写“书楼”,并为吴氏兄弟创办的社仓撰写了《社仓记》,还在该村写下了《观书有感二首》,本诗是其中一首。

赏析:

这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诗。全诗以方塘作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池塘并不是一泓死水,而是常有活水注入,因此像明镜一样,清澈见底,映照着天光云影。这种情景,同一个人在读书中搞通问题、获得新知而大有收益、提高认识时的情形颇为相似。

这首诗所表现的读书有悟、有得时的那种灵气流动、思路明畅、精神清新活泼而自得自在的境界,正是作者作为一位大学问家的切身的读书感受。诗中所表达的这种感受虽然仅就读书而言,却寓意深刻,内涵丰富,可以做广泛的理解。特别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因此人们常常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人们也用这两句诗来赞美一个人的学问或艺术的成就,自有其深厚的渊源。

用法指导:

这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诗。全诗以方塘作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在平时的写作中,我们也可以将无形的事物以比喻的形式使它具体化、形象化

作者生平:

观书有感朱熹其一其二表达的意思,朱熹观书有感二首意思(1)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朱熹最有名的诗词

《春日》《观书有感二首·其一》《劝学诗/偶成》《读书要三到》《偶成》《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二》《司马光好学》《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菩萨蛮(回文)》《水调歌头》《忆秦娥(雪、梅二阕怀张敬夫)》《南乡子·落日照楼船》

朱熹相关的其他文学知识
  1. 在庐山唐代李渤隐居旧址,建立“白鹿洞书院”进行讲学
  2. 博学之,审问之,谨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为学之序”。
  3. 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的“修身之要”。
  4. 政权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处事之要”。
  5.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接物之要”.
  6. 1193年朱熹任职于湖南,不顾政务缠身,又主持修复了四大书院之一的另一著名书院──岳麓书院
  7. 格物致知”是朱熹认识论的核心,把道德看作天道的体现。即通过道德修养,追求“至诚”的境界,以感应天地,达到“天人合一”
  8. 《朱子家训》中的十句格言:

观书有感朱熹其一其二表达的意思,朱熹观书有感二首意思(2)

观书有感朱熹其一其二表达的意思,朱熹观书有感二首意思(3)

  1.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观书有感朱熹其一其二表达的意思,朱熹观书有感二首意思(4)

首页 12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