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魏晋时期都提倡厚葬,曹操的墓怎么如此寒酸?
根据史料记载,220年,弥留之际的曹操告诉别人要“薄葬”自己,因此曹操墓中没有金银珠宝,最贵重的无非是七块玉石器。
当时经过数十年的混战,大地民不聊生,曹操统一北方后致力于发展经济,照顾人民疾苦,临死时又提倡薄葬,相当于给别人带了勤俭节约的好头,在封建统治阶段,这是十分难得和开明之举,也会得到拥护。
考古队员又在墓穴中找到了三具遗骨(主要是头骨),分别是一男两女,根据骨龄法测算,男性去世的时间应该是60多岁,这一点与终年66岁的曹操基本相似。
需要说明的是,后来专家又观察了男性遗骨的牙齿,发现他的蛀齿很深,说明这位男性在生前患有严重的蛀牙问题,所以历史上记载曹操的头疼病可能是牙齿神经疼痛所致。
陪葬品有了、遗骸也有了,墓主人的身份应该是曹操,但考古队不能轻易下定论,这还需要专家做反复论证。
2009年12月,经过一年多的研究后,国家文物局考古司司长关强、中国社会研究院汉魏历史学专家梁满仓等人到达安阳,对出土的文物进行反复研究和论证。
经过深入研究,严谨判断,专家最终判定安丰乡东汉墓地就是曹操墓。
当月27日,河南省文物局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全国报告了这个消息,这个消息成为了当时的爆炸性新闻,曹操平生的事迹也再次被人重温。
重温曹操的事迹
“我持此槊、破黄巾、擒吕布、灭袁术、败袁绍、深入塞北、直抵辽东、横扫天下、所向披靡,不负大丈夫之志哉!”
155年曹操出生在安徽亳州,少时曹操不爱看书,喜欢玩耍、打猎,一副豪侠做派,当时社会以学习为重,所以身边的人都不看好曹操的未来。
(曹操墓出土的物件)
然而有人却能慧眼识英才,梁国的桥玄,南阳的何隅一直很看好曹操,一次桥玄甚至当面对曹操说,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所能济也,能安之着,其在君乎!
大概意思是汉末即将大乱,曹操是能号召、命令天下的英才,也只有他能稳住局面,曹操听后很得意。
20岁时,曹操被举为孝廉,属于“官员储备”,而且当时都城和曹操一样身份的有上千人,所以这时曹操还不显眼。
然而很快曹操的命运就迎来了转变,不久之后,曹操担任洛阳北部尉,主要负责训练和都城的治安工作。
因为是政权末期,都城治安很差,曹操贯彻“乱世当用重典”的政策,一旦发现违法行为,曹操不避豪强,皆棒*之,一时都城纪律严明,曹操也因此受到重用,担任附近县的县令,他深扎基层,锻炼了处理政务的能力,为他的人生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