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宋秉旺)过年没过年,首先看春联。只有贴上春联,才能烘托出过春节的气氛;只有贴上春联,才能显示出过春节的色彩;只有贴上春联,才能彰显出过春节的喜庆;只有贴上春联,才能预示出春天的来临;只有贴上春联,才能体现出盛世欢歌迎新春的喜庆。由此看来,春节与春联是联在一起的,一元复始贴春联,春意常在联一年。
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承载了浓厚的文化底蕴,而最具代表性传统文化的当属春联,春联蕴含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既有丰富多彩的文化讯息,又富有多姿多彩的表现形式。春联往往以吉祥的话语表达美好的祝愿,家家户户都要写春联、贴春联。春联从古至今一直传承下来,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春联承载了民族的智慧、历史的记忆,通过春联,可以深入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髓。
春联是从2000多年前战国时期的“桃梗”演变而来的,桃符即桃梗,是桃木刻成的,上面刻着灭降福的咒语,一年一换。五代时的后蜀国国君孟昶是个喜欢标新立异的国君,过春节时突发奇想,让他手下的一个叫辛寅逊的学士,在桃木板上写了两句话,作为桃符挂在他的住室的门框上。这两句话是“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大概,这就是中国最早的一副春联。到了宋代,在桃木板上写对联,已经相当普遍了。王安石的《元日》诗中写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反映了每到除夕之日,家家户户挂桃符的盛况。春联一词的出现,则是在明代初年。后来,人们用象征喜庆吉祥的红纸来书写春联,新桃换旧符沿袭至今日。
远古看春联,源远流长;近代看春联,情真意切。据父辈们讲,解放初期我们村只有6户人家,没有一个识字人,过年贴春联用小碗扣圆椭子,远处看“圆圆的黑字、红红的春联”也很喜庆。后来,我们村只有生产队会计是个“文化人”,每逢过年他就给全村人写春联,“写对子、排队子”是那时过年的真实写照。那还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们回村在给妻老爷拜年时,老人家门上竟然方方正正贴着“六畜兴旺”的春联。我就笑着说:“这个对子,贴错地方啦!”老人爽朗地说:“管它哩,红红就行!”可见,写春联象征过年,贴春联衬托喜庆,就是“贴错地方”也红火啊!
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变迁,有文化的越来越多、写春联的越来越多,春联便成了反映时代文化、节日文化的最好形式。新春时节,漫步街头,欣赏春联,品不完的佳对绝句,看不尽的龙腾虎跃。可以说,春联是参与面最广、参赛人最多的书法大赛。然而,随着经济社会和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春联也跟着时代步伐快速发展,书写春联变成了印刷春联。尽管印刷的春联很美观大方,但是却有“千对一律”之嫌,彰显不出春联的特色。试想,如果都不手写春联了,那不就到了抢救“非物资文化遗产”的时候了吗?
因此,应该提倡书写春联,应当把春联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加以保护,不能让书写春联的传统文化失传。因此,回归和复兴春联文化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文化根源和传统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感。近年来,随着文联组织的健全,书法家、书画家协会应运而生,书法艺术在春联上广泛运用,春联文化已成回归与复兴之势,从城市到乡村,从造诣深厚的书法家到初学汉字的少年学子,提笔润墨,尽情挥洒出不同风格的作品,同时“写春联、送春联”的逐渐多了起来,成为春联红红、春意融融一道亮丽的风景。
来源:冀云康保、河北康保融媒体中心
编辑:阴中杰 、吕文琳
审核:王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