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只为篆书生
燕南赵北始纵横
秦印转瞬成汉隶
青铜还记镌字功
村考只望留片石
谁料三千刻家逢
秉持古玺传祖法
印石凿字成永恒
诗作者:张志平
书法作者:宋顺顺,河北美术学院学生
注释:
(1)篆书:是大篆、小篆的统称。笔法瘦劲挺拔,直线较多,起笔有方笔、圆笔,也有尖笔,手笔“悬针”较多,中山篆当属大篆的一种。
(2)秦印:指战国末期到西汉初期流行的印章,使用的文字叫秦篆,即小篆。
(3)汉隶:汉代隶书的统称,其特点是笔势生动,风格多样。
(4)青铜:指中山国出土文物“中山三器”为代表的青铜器。
(5)三千刻家:指参与平山村庄考“一村一印”工作的众多篆刻家。
(6)目前一村一印共完成印章818方。其中学生志愿者五百余方,社会篆刻名家三百余方
我们要求篆刻者要了解所刻村庄的基本情况和历史背景及地形地貌和传奇等情况,这样描画下刀时才会有丰富的想象力和画面感。从篆刻艺术来讲,史学家和考古学家重视史料价值,而篆刻者更多地看重艺术价值,而对前者考虑较少。真正有水平、有内涵、有价值的艺术,应该是二者的完美结合。……蒲吾是先商始祖“契”的老家,包括沕沕水水帘洞人,建议用甲骨或金石文字。中山国是社会激烈变革时期,文字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平山出现了非常有特色的“中山篆”,在战国时代别具一格,独领风*。……与此相关的村庄,建议用中山篆字体,也可刻中山三器、双翼神兽等肖像印。再比如天桂山曾出土了巴斯文官印,刻天桂山一章时,就可巴斯、汉文并用。以历史事件命名的村庄也很多。后唐末帝李从珂的故里是王子村,封城传说与宋王朝有关,还有很多“刘秀走国”的故事,派生出了许多村庄的缘源。放在其相应的背景下来思考,怎么刻就非常明白了。……有意的考虑,也有形的设计,不论是形胜方面,还是历史背景,还是朝代元素,都考虑进去,使之与该村的情况相符。篆刻艺术是一门独立艺术,方寸之间,可寄托情怀,可借印明志。好的印章,应该是意形合一。方寸之间,大千世界。不要小看小小的一个村子的三两个字,刻章得能够体现出历史的厚重和万千风采来。
——张志平
家乡总在梦里还
诗词作者简介
张志平,河北省文史馆馆员,省中山国文化研究会会长,平山县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历史文献纪录片《平山记忆》《中山国》《移民记忆》及大型历史文化地理调查工程《平山村庄考》总策划、总撰稿。有研究平山、西柏坡的专著十余部,300万字。
(持续关注,下期更精彩)
摄影:卢白子、崔志林、闫新华、刘丽涛
编辑:柴婷婷
相关阅读
如果你已经看到了这里,
就点一下“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