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银河最好的作品,李银河的《眼神》情节起伏

首页 > 文化 > 作者:YD1662024-04-27 23:37:12

李银河最好的作品,李银河的《眼神》情节起伏(1)

生年:1952

研究方向:性社会学

主要著作:《中国人的性爱与婚姻》《生育与中国村落文化》《中国婚姻家庭及其变迁》《女性权力的崛起》《中国女性的感情与性》《同性恋亚文化》《虐恋亚文化》《性的问题》等

李银河的书单

《塔拉斯·布尔巴》,[俄]果戈理著,满涛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

《涅朵奇卡·涅茨瓦诺娃》,[苏]陀思妥耶夫斯基著,陈林等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59

《怎么办》,[俄]车尔尼雪夫斯基著,蒋路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九三年》,[法]雨果著,郑永慧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红与黑》,[法]司汤达著,罗新璋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00

《红字》,[美]霍桑著,侍桁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老人与海》,[美]海明威著,吴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日瓦戈医生》,[苏]帕斯捷尔纳克著,蓝英年、张秉衡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一九八四》,[英]乔治·奥威尔著,董乐山译,花城出版社,1988

《麦田里的守望者》,[美]塞林格著,施咸荣译,漓江出版社,1983

果戈理的《塔拉斯·布尔巴》:在这部并不太引人注目的小说中,作者塑造了一个高大、英武、粗犷的哥萨克形象。他的性格是那么豪爽,令我初读之下顿生爱意。我喜欢他的性格,敬佩他的英勇牺牲精神。对这本小说的喜爱也许还受到了小说中那种诗意的非理性的自由的哥萨克精神的感染。果戈理将哥萨克精神描述为一种自由、深沉、坚强的精神,它不是很快就会被激发起来的,但一旦被激发起来,就会将一股内心的热情顽强长久地保持下去,在战斗中体会到一种疯狂的快乐和陶醉。我想,大概是这种精神与我内心的狂热起了共鸣,所以会喜欢这本书。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涅朵奇卡·涅茨瓦诺娃》:这本小说是作者的早期作品,远不如他的其他小说出名。但是,这本书拨动了我的心弦。作品中的主要人物都是一些幻想者,他们的幻想碰到了冷酷、腐朽、污浊的现实,与现实发生了激烈的冲突,最后只能以悲惨的结局告终。书中所写的涅朵奇卡与卡加郡主的爱情给人印象极为深刻。由于王小波在他当时还是手抄本的小说《绿毛水怪》中所写的对这本书的感觉与我的感觉惊人的相似,使我们发现了两人心灵的相通之处。

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怎么办》:这本书虽然在文学史上地位并不高,但是对于正在寻找人生道路和生活伦理的年轻人来说,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伦理教科书。它提出了“合理的利己主义”这样一种道德观,对我人生伦理的形成发生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小说中塑造的神秘人物拉赫美托夫,他被公认为革命者的典型。关于读书,他的名言对我影响很大,他说:“每种学科的重要著作是很少的,其他著作不过是把这少数著作里说得更充分而清楚的话加以重复、冲淡和损害罢了……我仅读那具有独创性的东西,并且只要理解了这独创性就不再多读。我所念过的每本书都是最精彩的,免得多读好几百本书。”

雨果的《九三年》:这是一本关于“伟大”的书,是一本关于法国大革命的震撼人心的书,从来没有任何一本书让我像读这本书时那么感动过。作者超越了地上的实际斗争(阶级斗争),写了天上的斗争(善与恶的斗争),小说的背景是革命与反革命之间你死我活的斗争。书中所涉及的是伟大的爱,伟大的情感,它是崇高的,不计利害的。在我看来,好的文艺作品就应当写这种伟大的、史诗般的、强烈的痛苦和快乐。我喜欢这样强烈的东西。

司汤达的《红与黑》:这本书给我的强烈印象不像其他书仅仅来自书本身,而是另有原因:我的父母对我看书的范围一向很少加以限制,但是记得妈妈仅仅把这本书藏起来作为“禁书”,这就使我对它从一开始就另眼相看了。这本书的艺术价值当然很高。而它的政治价值在我看来在于写了一个反叛的平民。他反对等级观念,从他对两个他爱的女人的态度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他是平民的英雄。他的生活伦理也富于挑战性。我想,这大概是母亲把这本书藏起来的真正原因。

霍桑的《红字》:这本书所写的清教徒时代的野蛮和残酷令人震惊。它揭示,看上去道貌岸然的宗教和伦理其实是多么残忍和不近人情。人总是人,不能变成神。企望把人变成神是愚蠢的;要求普通人成为神是虚伪的。在我后来所做的婚姻和家庭的社会学研究当中,每当遇到婚外恋的问题,我总会想起和引用这本书,它提醒我们,有时道德会变成一种多么残忍的力量。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小说所显示的世界是一个残忍的互相*戮的世界,而个人是孤立无援的。这个世界里,人与人、人与生物之间是冷酷无情的,剩下来的只有可怕的孤独。老人只有凭着个人的蛮勇尽自己所能去寻求渺茫的希望,最终也只能在不可抗拒的命运面前低头。这本书对于我具有哲学的震撼力。

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一群俄国革命时的年轻人对时代的观感和体验。作者从他的角度描绘了社会生活的画面,丰富、广阔、生动、真实。作者的艺术观给我印象很深:艺术在各个时代的形态千差万别,但有永远吸引人的主题:生活,爱情,幸福。艺术本身就是生活的欢娱,它是美、爱、生命、快乐、欢欣与活力。

奥威尔的《一九八四》:我不认为这是一本艺术上特别出色的小说,但是它的确是在政治上最令人震惊的一本小说。它的描写使我们这些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人看了感到惊心动魄,作者的描写简直像鬼使神差一样:老大哥,青年反性同盟,电眼,日常生活和人际关系……这本小说的阅读经验用“心惊肉跳”来形容也不为过。

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这是我第一次在小说中看到对骂人话的正面使用。在读书笔记中随手拈来可以找到这样的话:“到处都是他妈的伪君子。”当时,对于小说中的人物性格、观念、语言有一种着魔般的感觉。这种阅读经验是从未有过的、全新的。从这本书,我了解到古典作品与现代作品的区别。由于它“每一页都是惊奇和快乐的源泉”,这本书真的无愧于“小说史上罕见的奇迹”这一评价。

(2002.6.6)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