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屈原作为中华民族古老的文化符号和精神象征,其影响早已深入人心。值得注意的是,经典文献 记录中的屈原,始终是以一种志存高远、忠君忧民、冷峻严肃的形象出现。
«——【·屈原的一生·】——»
一些研究者认为有关屈原的最早记录是贾谊《吊屈原赋》,尽管缺乏对其具体事迹的描写,但屈原仍是“一个被高度道 德化而又极为笼统的人物形象”。
在《屈原贾生列传》这一倾注了司马迁真挚心血的千古名篇中,屈原形象得到了相对完整清晰的刻画:他在遭逢流放之前,“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被流放之后,仍然“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虽因再遭陷害,以至“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却一直保持着“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 皆醉而我独醒”的高洁品格,直至投汨罗江。
这种形象,令人敬仰也值得怀念。但是,如果只是依靠文献中这种相对抽象而又扁平的形象,而缺乏丰满生动的相关传说,屈原就不可能同民众的生活与情感发生联系,也不可能在历史与现实中产生持续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