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你用什么方式寄托哀思
又到清明了,到了给祖先或故去的家人烧纸上坟的节气了。
小时候不太懂这些,年近花甲,才越来越感觉到这节气在人们心里的位置了。
只可惜,我们这里地处深山区,很多地方划为林区。即便不是林区,到处也是枯草遍地,天干物燥,因此森林防火是第一位的。所以近二十多年,一直禁止人们带火种进山 。更不许清明、十.一(农历)上坟烧纸了。尤其是近几年,提倡文明祭祀,人们便献上一束鲜花(或假花),以示敬意。
鲜花敬先人
小时候,和小伙伴拔猪草,捡干柴,有时不小心误入坟地,先是一惊,然后匆匆离开,总感觉坟地这地方有点阴森森的。
上小学时,村东头有一片乱葬坟,是早年间八路军战士因伤病而未治愈,死后集体埋葬的地方。我们这里曾是晋察冀军区大后方,村里有一所简易的后方医院,从前线抬回来的负了重伤的战士,来这里接受手术治疗。但因缺医少药,有些战士截肢时因没有麻药而发出惨烈的叫声。有的疼痛而死,所以就把这些牺牲的战士,埋在了村东这片土地上。战争年代,有的无名无姓,有的很难通知家人,所以这一片坟茔就成为了乱葬坟。
这些都小时候是听父辈们说的。我们这里虽然没有被日本鬼子长期占领,但小鬼子一年总要扫荡上几次,所以我们村,都有附近村庄都有过民兵英勇抗击敌人的战斗,还牺牲过十几名战士。为纪念他们,当地政府和村民为他们修了墓地,立了石碑,铭记历史,激励后人。所以每逢清明,老师都会组织我们给烈士扫墓、献花,教育我们好好学习,立志成才,做革命事业接班人……
抗敌报社纪念碑
在外求学三年,我校大操场的东头,就有一个烈士纪念碑。那是在白色恐怖时期,几名爱国求真的青年学生因护校运动被国民党反动派镇压*害,后人为纪念他们而修建。所以每年的清明节前三五天,都会有市区里附近的中小学生排着长队,手捧鲜花,瞻仰纪念碑,为烈士扫墓,敬献花圈。继承先辈意志,发扬革命传统。
在我毕业工作的第二年,多病的父亲,就离开了我们,那年我才19岁。父亲生前是企业离休干部,解放战争时期的老党员,曾去前线抬过担架、救过伤员,然后从事商业工作。
他离开我们后,每年的清明节、中元节、农历十月一日,都会给他上坟烧纸,烧去纸钱和冬衣(五色纸)。后来流行的冥币金额越来越大,还有超市、金条、金元宝甚至手机、电器、轿车之类,我都会买的足足的,再在供桌上放上贡品和香烟。不管顶不顶事儿,我们都会照常去做,以求心灵慰籍……
因为每年上坟而带来的火灾屡见不鲜,有时大火烧毁大片森林,几天不灭,甚至造成人员伤亡,救火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所以近十多年来,当地政府常年禁火。设置禁火区域,成立各级护林组织,村村有护林员,县里有救援队。
所以,每年上坟禁止烧纸的宣传力度、执行力度都特别大。发放明白纸、撰写护林标语,护林彩旗、宣传车、电视广告铺天盖地,开始几年,人们还趁天不亮或雨后潮湿,偷偷烧纸,但仍难免有事故发生,还因山火而拘留过人,以示警醒。
其实,人们也都明白:烧些纸钱只不过是寻求一种心灵慰籍或心理安慰,是对先人的思念与寄托,是中国几千年遗留下来的祭祀文化,只是传承而不愿改变而已。
人们也常调侃:只见过活着的人受苦,没见过死了的人享福。阴间的事儿,谁知道。
但每逢清明等“鬼节”前后,有时就会心里郁闷、常常梦到先人,要是上个坟,烧些纸钱,一切都会回归正常……
这些年,村里管得更严,什么卫星定位,无人机拍摄等等,说哪里一冒烟,就会被发现。强势之下,加上人们的观念也在慢慢转变,所以不烧纸钱,坟前献花儿也就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
我的母亲也是建国前老党员,孩童时代站过岗、放过哨,查过路条儿。长大了点,还为前方战士做过军鞋,用卖鞋奖励的钱秘密地(姥爷姥姥不知道)交过党费。每每提到这些,老母亲甚是自豪,尤其晚年享受了建国前农村老党员困难补助,生活无忧,更是张口闭口感谢*、感谢共产党。
所以每逢“鬼”节日,老母亲都会告诫我们:上级不让烧纸,咱就别烧了,烧纸确实危险。去坟头儿前转转就行,插束花,放一沓票子就行。什么纸钱烧不了灰,那边儿收不到,等等,谁见过……
老母亲九十来岁的人,都这样开通理解,我们自然更能理会。但过节了,都必须回去一趟,一是让老母亲看到我们心里装着这回事儿,其实更是可以回家和母亲唠唠家常,做顿饭吃……
转眼,老母亲也离开我们两年多了,今年是第三个清明节,依旧不敢烧纸,我们只好在坟前念叨几句,她老人家也能理解。献上一束花,祝愿老母亲和父亲、爷爷奶奶,列祖列宗,在天堂生活安逸、幸福吧……
敲着敲着字,先是眼泪婆娑,继而泪流不止。娘,儿女们,儿孙们,永远不会忘记您的。
这两年,除夕夜,农历十月一日,还有清明节,我正好在北京,天黑时分,曾看到过一些老人,在护城河岸边,或在街头、十字路口,画个圆圈,点燃上一些纸钱 ,小声自言自语说着什么,有时旁边还有城管站立着,等完事儿之后把火熄灭。这场景,令人心酸,也令人温暖……
一些身处异乡的老人,不方便回老家坟前上坟,而是采用这种方式,给远方的亲人烧上纸钱,表达思念,这同样是一种寄托哀思的方式。而城管的做法,更是贴心、暖心。
前几天,我县一位早期的革命者,在她英勇牺牲95周年之际,县政府为她建了公园立了塑像,召开了纪念大会。数百名政府干部、烈士家属,各界人士、社会群众参加活动,少先队员深情献词,敬献花篮,大家一起缅怀这位革命先辈。她写给襁褓中的小宝贝的信,再一次感动着人们、听哭了人们。她的名字叫赵云霄,一位年仅23岁,抛下出生十几天的婴儿,毅然走向敌人刑场的人。英雄的土地,英雄的人民。革命精神与革命意志代代相传。
新落成的赵云霄烈士塑形
每当我走到天安门广场,看到人民英雄纪念碑,看到无数先辈为中国革命前赴后继的雕像,看到“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几个镏金大字,我的心热血沸腾;看到*纪念堂前,那长长的瞻仰队伍人群,心中更是充满了敬意,因为我也曾经在那里排过长队。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疫情期间,人们活动不便,于是曾出现过网上纪念活动,我也曾为心中的英雄,新冠吹哨人“李文亮”焚过一炷香…
新冠疫情吹哨人 李文亮
总之,不管用什么方式,我们都是在寄托一种思念。不忘先人,不忘过去,才能珍惜现在,才能珍惜今天,才能更好的去奋斗,去建设,去享受明天美好的生活。
清明节,你用什么方式寄托哀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