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头大鼓是流传于山西省文水县的一种汉族民间锣鼓音乐,桥头大鼓,来源于当地祭祀风俗并与当地流传的民间故事血脉相连,是当地汉族农耕文化祈雨民俗的缩影,对研究文水的历史、文化、风俗等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主要特点是:鼓大,声大,阵势大。因其鼓音声似滚雷轰鸣,被称“九龙浑天雷公鼓”。列山西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
艺术源流
桥头大鼓是流传于山西省文水县的汉族民俗文化,来源于当地农耕文化祈雨民俗活动,文水县是中华农耕文明最早的发源地之一,华夏农业始祖曾教民稼穑于此,开辟了中国粒 食之源。桥头大鼓发源地是桥头村,该村位于山西省文水县城南,地处暖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区,文峪河、磁窑河、汾河纵贯南北,自古以来以农业为主,从新石器时代开始的几百年来,历代文水人民不断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劳耕耘着脚下这块肥沃的土壤,日出而作,《中国舞蹈史话》记载:“秧歌鼓中最大,山西有些地方的新年社火行列,有鼓大如屋”,该鼓起即指桥头大鼓。
据传,该鼓被唐末时期桥头村关帝庙中一道士所造,意在弘扬道法、振兴庙宇。该出家前原是本县上河头村的鼓匠,手艺精湛。自从制造这面号称“天下第一鼓”后,以其鼓威、鼓声、鼓韵、鼓魂吸引了众多慕名前来观瞻的善男信女,络绎不绝,寺庙香火因此大盛。
据清末《 文水县志》记载,“明嘉靖二十四年四至八月文水境内遭受到了百年不遇的大旱,庄稼干枯、土地荒芜,久旱盼雨的文水人,为了摆脱这种状况,在 麻衣仙姑的寿辰之日,县十八个村组织了规模宏大、规格之高,史无空前的祈雨祭祀仪式。此仪式由县令亲自主持,这次祈雨祭祀 麻衣仙姑的仪式空前隆重,桥头大鼓作为传统的祈雨祭祀的排头兵,所经之地百姓礼待迎送。
村中盛传着“点着灯,添上油,要看大鼓到桥头”的说法,可见当时的桥头大鼓已闻名瑕迩。据桥头老辈人讲,桥头大鼓一般不轻易出动,时逢特大旱灾非它出动不可时,文水城寺楼的大钟也在敲响,钟声是信号,也是急令,闻者出动,不可怠慢,此时的文水县十八村镇的红火集中接“ 麻衣仙姑”。据说不知哪一年因为小看了桥头大鼓,还演出了一幕县太爷登村谢罪的历史剧。从此,桥头大鼓进县城如风贵宾到来轰动全县,百姓称它为“神鼓”。
在古代靠天吃饭的条件下,祈天降雨是千百年来当地人民风俗习惯的重要组成部分,桥头大鼓的表现形式反映了农耕文化祈雨民俗的特征。作为全县十八村迎祀队伍的领军,桥头大鼓和岳村呱子一起成为了迎祀仙姑必不可少的演奏器乐,而桥头大鼓尤以其雄厚的鼓声,宏大的声势,多变的阵形,为迎祀仪式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大自然中的雷鸣、风雨和闪电在桥头大鼓浑厚雄威的演奏中更加淋漓尽致,如临其境,观者无不为之叫好,迎麻姑仪式也因桥头大鼓而更加威震四方。
2
来源传说
相传在明洪武年间的某夜,该庙主持梦中见一女子对他言道:“今岁大旱,玉帝允吾普降甘霖,风婆、云童、电母俱已到齐,独 雷公因故未至,欲借尔鼓代之。”说罢携鼓飞去。主持梦中惊醒,不名其故。次日,县令使人前来借鼓,旨为迎祀 麻衣仙姑。原来,距离 桥头村不远的 桑村有一座香火鼎盛的 麻衣仙姑庙,关于此庙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麻衣仙姑名叫任灵巧,乃龙女转世,投生于桑村一 任姓农家,因不堪忍受继母虐待和反抗父母包办婚姻,逃婚出走,由麻子 地里骑一麻杆腾空而去,飞至汾阳石室山 黄芦岭 灵泉洞修炼成仙,世称“麻衣仙姑”。仙姑广施甘霖, 造福桑梓,家乡百姓为其筑庙塑像。因仙姑生于唐贞观元年(627)农历七月二十六日,每逢仙姑寿辰或遇旱灾,文水人便“斋洁易服”,集十八村的民间艺术品,前往 灵泉洞“求圣水,肩圣像而来”。想到此,主持恍然大悟,心知梦中女子必是 麻衣仙姑,遂欣然应允。不料鼓身太大,无法从庙门抬出,只好拆毁庙墙,由三十二名威武膘悍的桥头汉子抬着这面巨鼓阔步行进在十八家仪仗迎祀队伍之首。四名鼓手头围自制白羊肚手巾,身穿粗布马褂背心,分踞东、南、西、北,手持三尺弯槌奋击鼓面,声如惊雷,鸣天入耳。所到之处,人集如潮,亲睹大鼓神威,此而,大鼓即成为迎祀队伍当仁不让的领军。每次祭祀祈雨,桥头大鼓都在迎祀队伍仪仗之首,成为祭祀祈雨文化的主要载体,久而古老的祭祀祈雨文化与间的迎祀 麻衣仙姑的祭祀活动,二者巧妙地融为一体,因其鼓声威激,得名“九龙浑天雷公鼓”。
3
主要乐器
桥头大鼓,以 杨木制作鼓身,水牛皮为鼓皮,状如圆桶,鼓面直径七尺,鼓面绘有阴阳太极图,周壁九龙缠绕,云水翻腾,四名鼓手分居在巨鼓的东、南、西、北,鼓身高五尺五寸,外壁雕有二龙戏珠金色花纹,并装饰其它花纹图案,古朴而又庄重。鼓框四周钉有六个大 铁环,以便抬台,六个铁环又安装于置有铁钩的六角形大鼓架上,鼓架由两根大杠扶撑,分别有二杠四根,支杠十六根,用三十二人为一班抬动。平常置于木架上用两个鼓捶演奏。桥头大鼓出动时,有两膘后生坐在鼓上,身穿白色粗布自制马褂,头挽白羊肚手巾,手持三尺弯棰轮流击奏。大鼓行进乐队排列,由大鼓居其中,鼓之周围前后分别有三十三名壮男击奏五至七斤重的大铙、大钹,一行六十四人,气势壮观。鼓的中心发音较低而深厚,越向边缘声音则越高而坚实。由于从中心到边缘各圈的音色不同,演奏时可利用这些变化来丰富它的表现力。
该鼓的演奏方法有单击、双击、顿击、闷击、压击、摇击和滚奏等。大鼓鼓面较大,音量能从很弱到很强,力度变化很大。对情绪和气氛的渲染能起很大的作用。音响能与乐队融合,可加强乐队的低音。它还可以独奏或作为效果乐器使用,模仿雷声、炮声。大鼓直径12尺,高约4尺,由4名鼓手分站东、南、西、北敲击。64名铙钹手按 伏羲六十四卦的布局簇拥在大鼓周围,一半持重大4斤大铙,一半持7斤大钹。大鼓发音低沉而雄厚,一经演奏,鼓似雷鸣,铙如电闪,钹像霹雳,人如游龙。
4
表演内容
桥头大鼓,鼓大,声大,阵势大。因其鼓音声似滚雷轰鸣,被称“九龙浑天 雷公鼓”。传世鼓谱仅亦为《九龙浑天雷公鼓》一种。经历风雨沧桑后,历代艺人不断将其丰富演绎,鼓谱和阵式也不断演变、精华。根据古桥头村状如八卦的特征,按照 伏羲六十四卦的布局,使演奏队伍的行进演奏方略呈多阵式表现形式。如今的桥头大鼓乐谱共分四个乐章,分别是《浑天惊雷》《锦绣田园》《万众一心》《祥龙狂舞》,按照四个乐章分别排有四种队形阵势。其中
第一乐章《浑天惊雷》,队形整体排列为圆形,大鼓居中,象征九龙的九面小鼓分居四周,外围分别为铙钹。随着 鼓点,铙钹手围绕九面小鼓顺时针旋转,整个队形仿若一个旋转着的大圆,寓意为天之圆。
第二乐章《锦绣田园》,队形以“田”字形组合排列,大鼓居中,九面小鼓分居各东南西北各点,中间由铙钹连接,形成一个大大的田字,取意地之方。
第三乐章《万众一心》,队形以大鼓居最北点,呈人字形排列成“众”字形状,寓意万众一心,众志成诚。
第四乐章《祥龙狂舞》。大鼓牵头,呈八卦形排列,由挠钹分居四周围成圆形,与“S”形鼓队形组成 八卦图,演奏时,鼓手依次闪挪 腾移,腾空而上,仿若祥龙狂舞。
鼓声如雷,雄浑激昂,鸣天入耳,声传千里,把 劳动人民喜庆丰收的喜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尽情挥洒在这传神的鼓乐声中,壮观的画卷极致地表现了“天、地、人“合一的祥和理念。
5
传承保护
20世纪50年代建国初,破除封建迷信,迎祀仙姑的活动被取缔,在“极左”思潮的影响下,桥头大鼓这一优秀的民间艺术竟被当作封建余孽,被迫偃旗息鼓。文化大革命期间,桥头大鼓更遭到毁灭性的打击,艺人无几,鼓谱流失,仅剩名称尚保存在老一辈的记忆中。
1980年,文水县文化部门全力抢救桥头大鼓,拨款置办乐器,挖掘整理鼓谱,聘请老艺人重操旧业、收徒传艺。桥头大鼓这颗民间艺术明珠终于从历史的尘封中重新放射出璀璨夺目的光芒。
2007年元旦,“桥头大鼓艺术团”成立,确立马德旺、孙建业、孙继斌为当代传承人。沐浴着国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春风雨露,古老的桥头大鼓焕发出新的活力。
桥头大鼓是文水历代艺术家智慧的结晶,是文水古老文明厚积薄发的产物。它脱胎于祭祀风俗并与当地流传的民间故事血脉相连。因此,对研究文水的历史、文化、风俗等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桥头大鼓是中华民族农耕文化祈雨民俗的缩影,传承着华夏文明黄土风情的精髓。它是我国民间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桥头大鼓的挖掘保护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工作,是继承发扬优秀文化遗产的崭新课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是打造文水人文品牌、实现文化兴县战略目标的有力措施,对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进步、繁荣具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