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诗玛是来自什么的民间艺术,阿诗玛的传说中阿诗玛是怎样的人

首页 > 文化 > 作者:YD1662024-06-23 19:27:16


阿诗玛是来自什么的民间艺术,阿诗玛的传说中阿诗玛是怎样的人(1)


在阿着底的地方

有一个美丽的姑娘

她的美名传天下

千花万朵不如她

她的美名就叫阿诗玛

千万个撒尼姑娘哪能比上她

千万个撒尼人喜欢她

这是七十年代上映的电影《阿诗玛》里面的开场曲。这部电影是我国第一部彩色宽银幕立体声音乐歌舞片。其实它是拍摄于1963年的,因为当时特殊的历史原因,直到1978年影片才被公映,上映后,立刻引起轰动,很受群众欢迎。

故事梗概:

在云南阿着底地区,有个美丽聪慧的姑娘阿诗玛,与朴实憨厚的放羊小伙阿黑一见钟情,并深深相爱。而头人热布巴拉的儿子阿支一直垂涎阿诗玛的美貌。在一次火把节的摔跤比赛中,正直勇敢的阿黑战胜了气势汹汹自以为了不起的阿支,阿诗玛热情羞涩地将自己亲手绣制的带有山茶花图案的腰带献给了阿黑做定情信物,却遭到阿支的嫉妒。

后来,一直对阿诗玛贼心不死的阿支,趁着阿黑去远方放羊之际,派人将阿诗玛劫至家中软禁起来,软硬兼施使出各种手段,逼迫阿诗玛就范,倔强坚贞的阿诗玛没有屈服,一直在和阿支做着抗争。阿黑得到阿诗玛被热布巴拉家囚禁的消息后,立刻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历尽重重艰难险阻前来迎救阿诗玛。

阿黑先是以对歌的形式击败阿支,心有不甘的阿支企图用暗箭射*阿黑,被机敏的阿黑及时现,阿黑不得不拿出自己的神箭,射向阿布巴拉家的厅堂,阿布巴拉一家人被英勇的阿黑震慑,终于答应放了阿诗玛。就在阿黑和心爱的阿诗玛骑着同一匹马兴高采烈地行进在返家途中,不料却遭到热布巴拉和阿支等一伙歹人的暗算,他们勾结崖神放出汹涌的洪水,并偷走阿黑的神箭抛入水中,阿诗玛和阿黑被凶猛的洪流冲散。最后阿诗玛化身成一座美丽的石峰,屹立在石林中,用歌声向阿黑诉说着...回声荡漾,永留人间。

这部影片在1982年曾获得西班牙桑坦德第一节国际音乐最佳舞蹈片奖

影片中美丽聪慧的阿诗玛形象、悠扬动听的歌曲、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深深打动了广大观众。从此,阿诗玛的动听名字走进了那一代人的心里,阿诗玛的形象也以杨丽坤饰演的美丽女神形像扎根在了人们的心中。

阿诗玛是来自什么的民间艺术,阿诗玛的传说中阿诗玛是怎样的人(2)


其实,这部电影是根据彝族撒尼人的同名民间叙事长诗改编拍摄而成的。它虽然是一部悲剧,但反映了阿诗玛和阿黑追求爱情,不畏强权并敢于与其斗争的故事,深刻揭示了光明终将代替黑暗,美善终将代替丑恶,自由终将代替压迫与禁锢的人类理想,也充分显示了彝族撒尼人“断得弯不得”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

民间叙事长诗《阿诗玛》的传说,用撒尼彝语创作而成,是用口传诗体语言讲述或演唱阿诗玛的故事。它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原始社会萌发,封建社会时形成,它是撒尼人千锤百炼后的智慧结晶,它主要流传于云南石林彝族撒尼人聚居区。

2006年5月20日《阿诗玛》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如此,《阿诗玛》不仅是一部电影,一个传说。

它到底有哪些特征和价值呢?

1. 艺术特征

《阿诗玛》共十三章,每个章节都以阿诗玛的人物形象为中心将故事徐徐展开,将阿诗玛的成长、恋爱、抗争、化石等过程和她的悲剧命运表达的淋漓尽致,震撼人心。

《阿诗玛》以五言句传唱,其中使用了伏笔、夸张、讽刺等手法和谐音、顶针、拈连、比喻等技巧,内容和形式完美统一。其作为叙事诗可讲述也可传唱,唱调有“喜调”、“老人调”、“悲调”、“哭调”、“骂调”等。

《阿诗玛》传唱在彝族撒尼人中,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它可以不分地点,不拘空间随时可以传唱,比如:广场、山林、道路、水塘周围、公房以及群体性聚会婚嫁、劳动、生活与丧葬、祭祀的空间。可以一群人来集体传唱,也可以一个人独唱。

2. 存在价值

《阿诗玛》来自于撒尼民间,它是具有典型的彝区地方特色和彝族民族特色的传说,它对后来的撒尼叙事诗的发展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后人借鉴和摹仿《阿诗玛》的创作手法相继创作出《逃到甜蜜的地方去》、《圭山彩虹》、《竹叶长青》、《放羊人小黄》等叙事长诗。

作为古老文学作品的《阿诗玛》,凝结了古代彝族撒尼人的聪明智慧,更凸显了当时他们不能自知的艺术审美能力。在叙事手法上先人采用了顺叙、倒叙、插,叙、叠叙。在描写技巧上运用了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为描写、心理描写等。在构思技巧上做到了伏笔、夯张、讽刺等。更懂得用修辞的艺术技巧,使用了谐音、顶针、拈连、比喻等,其中的谐音修饰是撒尼人独有的,部分谐音修饰方法还是《阿诗玛》独有的。在曲调上,先人也做到了多元化,使其艺术效果更加独特和出色

在古老的年代,聪明的彝族撒尼先人就具备如此高超的艺术能力,运用多种艺术手法打造出比-般的叙事诗具有更多文化内涵的经典之作。这在世界上也是少有的。

口传叙事长诗《阿诗玛》内容和艺术的完美统一,使其达到了较高的境界。从叙事诗角度而言,她堪称同类作品的典范和代表作。近年在评选我国百年百部经典作品时,《阿诗玛》毫无争议地列为中国20世纪百年百种优秀文学图书之一。

以上这些都是《阿诗玛》所具有的文学价值。


阿诗玛是来自什么的民间艺术,阿诗玛的传说中阿诗玛是怎样的人(3)


那么,《阿诗玛》还具有其他的价值则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阿诗玛》蕴含着彝族撒尼人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和撒尼人的民族精神,内心信仰及价值观,是撒尼人衣食住行等生活的一个真实写照,它对人类学、民族学和民俗学的研究,提供了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素材资料,引起学术界高度的重视。

由于《阿诗玛》被拍成电影和旅游开放以后,越来越多的人身临其境到云南的石林感受过《阿诗玛》石峰的“气息”,也更深刻地了解《阿诗玛》的具体故事内容,知道它是属于石林彝族撒尼人的文化历史,因此,《阿诗玛》已逐渐成为彝族撒尼人的一张很具代表性的“名片”。美丽的阿诗玛,被更多人视为中华民族女性美好形象之一,《阿诗玛》的传播对于民族团结,社会和谐有着积极的影响和作用。

《阿诗玛》是现存的一种鲜活的彝族传统文化,在族际交流、国际交流中已成为“形象大使”。云南新出现的民谣“十八怪”之一就有 “阿诗玛会说godbye",可知“阿诗玛”在现代社会继续传承彝族撒尼人好客、友善的优良传统。

以上这些是《阿诗玛》所具有的: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以及社会学的价值。

3.国内国际的影响力

《阿诗玛》不仅有电影,后来还被改编成京剧、滇剧、歌剧、舞剧、撒尼剧等各种艺术形式再现在舞台上。因此,阿诗玛不仅对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有着深远的意义,也影响了其他艺术门类。

云南省歌舞团将阿诗玛改编为舞剧、交响乐,其中舞剧《阿诗玛》被评为20世纪中国经典舞蹈;彝族民间也把阿诗玛改编为彝剧,深受彝族同胞的喜闻乐见。

今天的撒尼人自命为“阿诗玛民族”,撒尼姑娘们自命为“现代阿诗玛 ”,撒尼小伙们自命为“现代阿黑”。撒尼人主要聚居区石林彝族自治县也被誉为“阿诗玛故乡”。一些艺术团体则直接称为“阿诗玛艺术团”。

自20世纪50年代初,阿诗玛在有关刊物上发表汉文整理本以来,被翻译成英、法、德、西班牙、俄、日、韩等多种语言在海外流传,在日本还被改编成广播剧、歌舞剧、儿童剧等艺术形式。

再加上八十年代《阿诗玛》电影在西班牙第一届音乐节上获得的最佳音乐舞蹈片奖,更是走出了国内,甚至走出了亚洲,所以,《阿诗玛》在国际上的知名度早就奠定了。

《阿诗玛》不仅在国内的名气越来越广泛,国际上也是有一定影响力的。

作为我们国家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民族文化遗产,就应该被很好地传承下去。


阿诗玛是来自什么的民间艺术,阿诗玛的传说中阿诗玛是怎样的人(4)


历史传承

《阿诗玛》有两个流传体系,一个是民间调,一个是毕摩调。

民间调多出现在劳动生活场所,传承人是王玉芳。王玉芳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阿诗玛的毕摩调,均是由毕摩传唱的,多用于祭祀、婚嫁、丧葬等仪式场合。 精通毕摩调的则是毕华玉。毕华玉也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随着时代的进步,现代生活的节奏和形式在彝族撒尼人中的影响也越来越深入和广泛,人们接受了现代化的东西越来越多,像《阿诗玛》这样古老的叙事长诗的传唱也面临着失传的危机。但是,随着《阿诗玛》被列入非遗名录以来,有关它的传承问题,越来越被重视,当地政府也高度重视本土文化《阿诗玛》的保护传播和推广传承。在传统文化的保护、发掘研究、推介方面做了很大的投人,现出版与本士文化有关的著作数十部,以及一些影视作品。

在民间,《阿诗玛》的传承人,一直在不遗余力地深入推广《阿诗玛》的传唱,以办培训班和建立阿诗玛文化传习馆等形式,传承着《阿诗玛》的文化。

据报道: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石林彝族自治县文化馆获得“阿诗玛”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相信,在未来,《阿诗玛》这部集彝族撒尼人勤劳善良、坚强智慧的文化瑰宝,一定会得到很好的保护和传承,愿《阿诗玛》的美好形象永远扎根在人们的心里,也愿她追求自由美好爱情的顽强精神永远被世人传颂,愿《阿诗玛》永远是不朽的民族诗篇。


阿诗玛是来自什么的民间艺术,阿诗玛的传说中阿诗玛是怎样的人(5)

--END--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