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对发展的意义,企业文化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首页 > 文化 > 作者:YD1662024-07-09 21:47:58

在经济和文化紧密联姻的新技术革命时代,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就是物质力量和文化力量双向互动的过程,是生产力和文化力交融共生的过程。2024年1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并对新质生产力的概念作了深刻阐释:“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新质生产力是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理论创新。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活力,要将人文精神、科学家精神、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等精神文化力量统一起来,努力提升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培植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人文精神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是在“物的发展”和“人的发展”良性互动中的一种崭新的生产力模式。而“人的发展”更是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人的解放的思想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民为邦本”思想所追求的共同人文精神。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文化很发达的地方,经济照样走在前面。可以研究一下这里面的人文经济学。”人文经济学这一概念的提出,表明文化和经济的互融共促是顺应时代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因此,经济发展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经济发展的支撑意义和价值观浸润作用,以人文经济学的创新实践来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推动文化和经济的互融共促,构建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的双向转化机制,加快推进文化和科技的深度融合,让人文精神转化为推进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内生驱动力,让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更富有灵魂、底蕴和活力。

培植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科学家精神

新质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和高质量等特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由此可见,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科技创新,换言之,发展新质生产力首先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中国科学家精神作为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的精神力量,在一代又一代前赴后继的科学家投入科学救国、科研报国、科教兴国、科技强国的奋斗征程中孕育产生,体现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2019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要求自觉践行和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即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因此,广大科技工作者要传承和发扬好科学家精神,以科学家精神推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培植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企业家精神

企业家的工作,就是对经济发展的一种创新性工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社会创造价值。企业家这种创新和冒险精神,正是当下我国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进而实现高质量发展所需要的强大精神文化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曾多次提到企业家精神,并不断丰富和发展了企业家精神的内涵。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要弘扬中国企业家精神,首先,要有爱国情怀,企业家要对国家和民族有崇高的使命感,要把企业发展同国家繁荣、民族兴盛、人民幸福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其次,要勇于创新,这是企业家精神的重要内核,也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动力源泉,因此,企业家要勇于推动生产组织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管理创新等,用创新精神不断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再次,要守法担当。一方面,企业家要具有法治观念,要大力构建清廉、公正、透明的新型政商关系,增强法律意识,涵养契约精神,推动经营发展行稳致远;另一方面,企业家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在创业和创新过程中把资源和人才等聚焦在民生领域上,在提升商业回报的同时创造社会福祉。最后,企业家要有国际视野,要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带动企业在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中实现高质量发展,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培植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

在生产力的组成要素中,人是最活跃的和最具主观能动性的因素,是生产力最为重要的基础性支撑。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需要“高精尖缺”的科技人才,还需要一批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大国工匠、劳动模范。**强调:“劳动者素质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至关重要。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基础,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弘扬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题中应有之义。首先,要丰富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的时代内涵。要不断丰富和挖掘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的时代内涵,拓展其在人才培养中的实践维度。其次,要构建高技能人才培养和评价体系。要深化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努力建设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大军。最后,凝聚劳动文化的价值认同。广泛宣传劳动模范、大国工匠等杰出人才的先进事迹,持续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氛围。

作者 储萃 方世南 分别系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苏州大学东吴智库首席专家,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