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节气和农作物的关系,二十四节气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关系

首页 > 文化 > 作者:YD1662024-07-14 22:13:36

柏芸 中国农业博物馆研究馆员、华中农业大学讲座教授、华中农业大学农业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是农业大国,也是农业古国。

在古代农业文明中,中国农业能够长期领先于世界其他文明古国,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认识到人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主张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和因物制宜,按自然规律开展各种农事活动。在数千年的农耕活动中,炎黄子孙在“天人合一”的思想指导下,“顺天时,量地利”,植五谷,养六畜,农桑并举,耕织结合,逐渐形成了土地精耕细作、生活勤俭节约、经济富国足民、文化天地人和的优良传统,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农耕文明,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农业文化遗产。这些农业文化遗产中蕴藏的农耕智慧对中国农业的发展,乃至世界农业的发展都做出了巨大贡献。时至21世纪,社会飞速发展,科技日益进步,这些农耕智慧对现代农业的发展,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因地制宜,顺势而为

《王祯农书》说:“夫禹别九州,其田壤之法固多不同”。

中国地形复杂多样,各种地形交错分布。随着人口的增加,平原地带的土地已不能满足人们生存的需要,于是人们开始向山地、沼泽等要地。为了有效地改造和利用这些原本不适宜耕种的土地,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减少水分蒸发,防止水土流失,缓解耕作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智慧的中国人民发明了圩田、垛田和梯田等多种土地利用形式,使原本“下下地”的江南变成了“上上地”的国家粮仓。

依山势而建的云南哈尼稻作梯田系统,是人们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伟大创举。山巅有涵养水分的森林,山中有采光充分、自流灌溉的梯田,山下有潺潺流动的小溪。森林、村寨、梯田和溪流“四素同构”,构成了一种完美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空间。为了保证大小不一的梯田得到相对均衡的供水,哈尼族人民还发明了“木刻分水法”。在水沟中设置木桩,在木桩上刻出大小不同的槽口,以实现水量合理分配。村民依“款”行事,以一方水土养育了一方稻作民族。

趣时和土,用地养地

西汉《氾胜之书》指出:“凡耕之本,在于趣时,和土。”东汉班固《汉书·货殖列传》中说:“顺时宣气,蕃阜庶物。”

为了更好地利用季节、合理使用土地,实现生物互利作用最大化和生物互害作用最小化,寻求多样生物之间的最佳生态关系,在有限的耕地上实现最大的产出,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了轮作复种、间作套种、多熟种植等多种种植制度。

内蒙古敖汉旱地农业系统是以小米为主要农作物,兼顾糜黍、荞麦、高粱、黑瓜籽、杂豆等杂粮旱地作物,实行条播、轮作倒茬、间作套种等传统耕作方式的典型代表。这种耕种方式,在2020年11月入选为“全球减贫案例征集活动”的最佳案例,为世界减贫贡献了中国人的农耕智慧。

种养结合,互生互利

《吕氏春秋·观表》中说:“凡居于天地之间、六合之内者,其务为相安利也,夫为相害危者,不可胜数。”

早在东汉时期,中国的先民们就发明了稻鱼鸭共生模式。这种共生模式除了有效地利用稻田空间,增加人类动植物蛋白质食源以外,还通过鱼鸭游动搅动泥水,为水稻根系生长增加氧气、刺激水稻植株分蘖;鱼鸭吞吃稻田里的猪毛草、鸭舌草等杂草和稻飞虱等害虫,起到了很好的生物防治作用;鱼鸭排泄在水田中的粪便又给水稻施加了有机肥料,培肥了土壤,实现了“地可使肥”(《吕氏春秋》),减少了人们中耕锄草、除虫和施肥的投入,可谓一举多得。这种生态农业模式,最为典型的就是浙江青田的稻鱼共生系统和贵州的稻鱼鸭共生系统。

因势利导,润泽良田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

自古以来,中国人都十分重视农田水利建设。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人类没有改变自然环境的能力,只能逐水草而居,择丘陵而处,靠渔猎、采集和游牧为生,对自然的水只能趋利避害,消极适应。进入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后,随着金属工具的发明与应用,生产力得以发展,人们开始在江河两岸发展农业,建设村庄,建设了许多大型水利工程,至今仍造福着子孙后代,如安徽寿县芍陂(安丰塘)及灌区农业系统和新疆吐鲁番的坎儿井农业系统。

辨土肥田,相地之宜

《诗经·大雅·生民》:“诞后稷之穑,有相之道。”所谓“有相之道”指的就是辨别土壤类型和肥力状况。

土地是农作物和禽畜生长的载体,也是最主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农耕的首要条件就是保持土壤的肥沃。人们应根据不同的土壤类型和土壤肥力选择种植不同的作物。

河北涉县旱作梯田农业系统中的土壤为褐色土壤,耕层含钾丰富、氮中等、磷偏低,适合豆类、玉米、谷子、高粱等作物;天津小站稻作文化系统中的土壤成土母质含盐量高,土质盐碱,但富含钾、镁。这一土壤特征,也造就了小站稻的特殊品质。

创制工具,力少利多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用力少而得作多”——这些都是说明工具的重要性。

中国在原始农业时期就非常重视农器问题,将农器视为农民生死之要、民富之具。生产工具不仅提高了生产率,也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不论是北方旱作农业系统,还是南方水田农业系统。农具都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翻地覆土、灵活轻便的曲辕犁,一器多用的条播机——耧车,利用非自然风力、世界离心式压缩机的鼻祖——风扇车,利用自然水力的水碓、水轮、水碾、水磨,还有替代牛耕的踏犁、防旱保墒锄草用的漏锄、省力的秧马、整地的耙和耖等等。

随着现代化农业的进程,这些传统农具终将成为历史,进入展室,但是,其中蕴藏的中国人的智慧却渗透到了现代农业的发展之中。

节气农谚,经验集成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农耕文明的产物,是古代先民通过观察天体运行,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所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节气农谚则是人们对不同时令农耕活动经验的精准总结。寥寥几字,高度概括,又反过来指导农业生产。这些谚语大多反映在农业文化遗产中。如敖汉旱作农业系统中关于天气的节气农谚有“清明无雨六月阴,夏至无云三伏热”。江西万年稻作农业文化系统关于耕种的节气农谚有“清明前后,撒谷种豆”“谷雨前,好种棉”“小暑小割,大暑大割”等。

农耕文明是中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生产、生活的实践积累。蕴藏在农业文化遗产中的传统观念和传统技术等农耕文明精粹,至今仍闪烁着智慧之光。

农业文化遗产是一种关乎子孙后代的遗产,其中蕴藏的农耕文化要发扬光大。传承农耕文化,秉承精耕细作的集约化耕作制度,改进农业生产技术;在保证国家粮食产量和质量安全的同时,进一步拓展农业产业功能;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推进农村节能减排,促进循环农业发展……许多地方大有可为,这样才能为子孙后代留下一块可以赖以生存的沃土,为乡村振兴发挥更大作用。

(文章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乡村可持续发展研究”〔20&ZD167〕的阶段性成果)

《光明日报》( 2021年11月27日11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