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问我,什么情最动人?
我的回答是:爱情
白居易爱而不得,才有“愿天化作比翼鸟,愿地化作连理枝。”
苏轼与亡妻的生死相隔,才有“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可当你再问我,什么情最动人?
我的回答是:兄弟情
想想苏轼站在西太一宫前,看着故人留下的诗,又怎能不忆不念,挥笔回应:
秋早川原净丽,雨余风日清酣。
从此归耕剑外,何人送我池南。
——《西太一见王荆公旧诗偶次其韵》
字字句句皆是情,谁曾想过他们厮*半生,归来仍是知己。
01
熙宁四年(1701年),苏轼自请外任,远赴杭州。望着渐行渐远的京都,盯着万重山后的繁华都市,他知道那再也容不下自己。
望着湖面,倒影下落魄的自己,所有惆怅,失落,皆凝聚成笔,写下:
鸟乐忘罝罦,鱼乐忘钩饵。
何必择所安,滔滔天下是。
——《出都来陈所乘船上有题小诗八首不知何人作有》
想想,曾经那个踌躇满志,意气风发的少年,是如何败了斗志,丧了雄风。
犹记十年前,他意气风发,指点江山,众人皆赞叹文采斐然。却只有王安石瞧不上他的文风,直言:“如果我是考官,就不取他。” 梁子由此结下。
在苏轼反对变法的那刻,他们注定是政治上的死敌,这是历史的必然。
偏偏苏轼笔墨一挥,讽刺王安石的改革:
杖藜裹饭去匆匆,过眼青钱转手空。
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
——《山村五绝》
好似对王安石讲:你瞧,那荒谬可笑的改革。瞧瞧那流离失所,卖妻卖女,食不果腹的百姓。
可谁又能听得进去,神宗听不进,王安石亦是如此。
不然几百年后,也不会有文人感叹:“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苦的是百姓,走的是好友。这一两年,他看着反对变法的朋友,一个个离京远去。望着被变法弄得遍体鳞伤的京都,或许他真累了。送走亡妻,父亲,以及远调的兄弟。
京都再也没他挂念的人,留恋的物,只剩下孤独。再也没人听他诉衷肠,陪他饮苦酒。只得午夜魂牵故乡,醒时只叹:
闭户时寻梦,无人可说愁。
还来送别处,双泪寄南州。
——《次韵子由初到陈州二首其一》
02
两个再次相交,竟是“乌台诗案”,说也可笑。
狱中的苏轼,没了“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的豪情万丈,有的是落魄,消的是壮志,藏的是落寞和张皇。
想着妻儿,想着兄弟,想着亲人为他奔走求助,也想过政敌的落井下石,讥讽。却唯独没想过,曾经针锋相对的人,竟为自己上书求情:“安有圣世而*才士乎”。
在那刻,他的内心或许早已沸腾。
元丰七年(1084年),苏轼途游庐中,听闻王安石身体刚愈,本想顺下金陵而拜访。不料老友先他一步,野服骑驴而来,到江边看望自己。想想上一次相见,还是初来京都,与老友针锋相对之时。再见已过半生,心里感慨万千,最后只化为:“轼今日敢以野服见大丞相。”
两人相视一笑,不管前生多少是非恩怨,多少摩擦,在那一刻,都烟消云散了。此刻,他们只是多年未见的好友,前来叙旧,举杯相饮。
王安石还劝苏轼干脆来蒋山置宅,邻人相伴,共度晚年。才有了这首:
骑驴渺渺入荒陂,想见先生未病时。
劝我试求三亩宅,从公已觉十年迟。
——《次荆公韵四绝》
前半生,他们互为劲敌;后半生,约来做邻居。
03
要知道“相见时难,别亦难。”能相见,本是奢望。在那个车马慢,路途远的年代。今夕见,不知何夕再相逢。
望着苏轼渐远的背影,终消失在茫茫世间。对旁人感慨道:不知更有几年,方有如此人物。
谁曾想,一别便是永别。分开后的二年,王安石逝世。
比起“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爱情。或许,“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的兄弟情,更值得回味。
明白“既生瑜何生亮”,也可以不是悲剧。
他们是政治上的死敌,是诗歌合唱的知己。
那种阔达,那种胸襟,那种纯粹,或许早已挣脱世俗认识。这大概就是君子之交淡如水吧。
-作者-
足矣,文字爱好者,涉足诗词歌赋,喜欢八封文人的故事,以旁观者角度,品人生百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