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于12月2日至7日举行,来自各缔约国、非政府组织、文化机构等约900名代表出席此次会议。
观象授时 “春节”源起
“春节”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已经有2000多年历史,每年的春节时间都在公历1月、2月之间,它是如何被观测和确定的?“春节”源起于何时?来听听天文专家的介绍。
北京古观象台台长 齐锐:在中国古代天文历法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把一年的第一天给定下来,这个过程其实还不是一步到位。我们今天理解的这个春节,在先秦时代大概分有三类不同的历法。
在汉代以前,“春节”作为新年开始的日期不断变动,夏历定在正月初一,商历为十二月初一,周历又改为十一月初一,秦至汉代中期,又把新年定为夏历十月初一。一直到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颁布官方统一历法,正式将夏历正月初一定为新年第一天,即岁首,全国推行,历代相沿。
北京古观象台台长 齐锐:一系列的官方和其他民间的天文学家共同来制造天文仪器来观测天象,用很快的时间就制定了中国历史上真正由官方发布的一部新的历法名叫《太初历》 ,就是把春天开始的这个月作为第一个月。
根据农历算法,每年的“春节”总是在公历的1月和2月之间不固定。是因为我国的农历是一套调和了太阳和月亮运动周期的阴阳合历,具有主动调节偏差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