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窗帘缝隙漏进的月光在地板上织出银线,床头的时钟滴答声突然变得异常清晰。你盯着天花板,听着窗外偶尔掠过的汽车鸣笛,那些白天被忙碌冲淡的情绪,此刻正像涨潮的海水般漫上心头。
原来失眠从来不是简单的“睡不着”,而是灵魂在喧嚣退潮后,终于获得了与自己对话的契机。
现代人的失眠,大多藏着未被安抚的心事。或许是白天会议上那句没说出口的反驳,是社交软件里反复编辑又删除的消息,是镜子里突然发现的第一道细纹,或是深夜刷到同龄人成就时突然涌起的慌张。
这些细碎的焦虑在黑暗中被无限放大,像老式收音机里的电流声,在寂静里滋滋作响。
你是否发现,那些在清醒时被理性压制的柔软,总在深夜悄悄露头?比如想起童年时外婆织毛衣的剪影,想起某次雨天和恋人共撑一把伞的温度,甚至想起多年前养过的那只总在窗台打盹的猫。
这些被时光包裹的温暖片段,如同夜空中闪烁的星子,在混沌的思绪里划出清晰的轨迹。原来失眠的夜晚,是心灵在帮我们整理被遗忘的宝藏。
朋友小夏曾在深夜发来消息:“我数到第37只羊时,突然想起大学毕业那天,我躲在宿舍床帘后哭了整个下午,因为害怕成为‘平庸的大人’。
现在真的成了大人,却发现平庸没什么可怕,可怕的是连哭的勇气都要留给深夜。”这段话让我想起作家廖一梅说的:“人这一生,遇到爱并不稀奇,稀奇的是遇到理解。”而最深的理解,往往来自与自己独处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