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连发滑轮弹弓,40连发弹弓图片

首页 > 兴趣爱好 > 作者:YD1662022-12-05 14:12:57

郑学良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儿童的游戏项目繁多,诸如抽陀螺、滚铁环、跳房子、摔纸包、折飞机、踢毽子、放风筝、打竹炮、抓石子、打弹弓、坐滑轮车等,每一种游戏都让我们痴迷,从游戏中我们找到了快乐,收获了成长。这其中,“摔泥炮”就是最简单、最初级而且是零成本的一种游戏。

40连发滑轮弹弓,40连发弹弓图片(1)

“摔泥炮”,就是将泥巴捏成一个泥碗形状,然后举过头顶,用力往下摔,随着一声响,泥碗的底部就会炸开飞溅出泥巴。就游戏材料及内容来说,确实简单和初级。

摔泥炮,虽说材料零成本,玩法看似也简单和初级,但并不是说它无须水平和技术,相反,同任何一种游戏一样,摔泥炮也是有相当技术含量的。

首先,场地的选择有讲究。摔泥炮是将泥巴摔向地面,靠瞬间挤压产生冲力,对地面有二个基本要求,一是平整,不能凹凸不平,否则,摔下去就不会平面展开,不会产生压力;二是干硬,普通泥地不行,摔下去没有力量。生产队时代的农村,水泥地面路面很少,地坪、田间路都是土路,连公路也是砂石路面,这些地方并不适合。我们就选择在生产队的晒谷坪上玩,因为要经常晒稻谷、晒豆子、打麦子等,晒谷坪用石灰拌河沙铺成,硬而平整,适合摔泥炮。

其次,泥巴选择有讲究。黄土泥巴不行,因为黏性重,不易成形。要选用的是黑泥巴,关键是干湿程度,泥土太干,哪怕是加水速成了湿泥巴,捏起来也不流软;泥土太湿,稀泥一样,更不行,捏不起来,泥巴湿硬程度要适中。依小编小时候玩的经验,最好是农村稻田中的熟泥,在水稻田晒田时或者收割时,此时泥巴湿润正合适,当然略干硬一点没关系,捏的过程中还可以用唾沫调节泥巴的干湿程度。

40连发滑轮弹弓,40连发弹弓图片(2)

再次,摔的技巧有讲究。将泥巴捏成一个泥碗,泥碗四周略厚实一点,碗底要薄。然后用手托起泥碗,高举过头,扎起马步,口中大喊一声“嗨”,翻转手掌,将碗口朝下使劲往地面摔,朝下摔时,必须保证整个泥碗呈平面直摔,不然,只要稍微歪斜,泥碗一侧砸向地面,则会摔成一团泥,成了哑炮,根本不会炸开,会被对手讥笑的,好没面子。

有游戏就有规则,就有胜负输赢。都说国人好赌,此话不假,也许赌博的基因从人一出生就存在,摔泥炮当然也分胜负,“赌资”呢,就是手中的泥巴。各人一坨泥巴,每次从自已的泥巴中挖一块,捏成泥碗,使劲往地上摔后,会炸开形成裂口,裂口部分就需对方用泥巴补上,谁力气大、技术好,炸开的部分就多,对方赔的泥也多,就这样,直到一方泥巴全赔完,输的一方又赶紧去田地再挖一坨泥巴回来。

从摔泥炮的规则看,此游戏适合于两人对玩。摔完后,互相用泥巴补对方炸开的窟窿,而且游戏的时间适宜在夏季。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实行集体化的生产队劳动,父母都要出工劳动,小孩子基本上是放养的,父母在田里打禾插田,几岁的小孩子分成几伙玩摔泥巴,捏泥巴、摔泥巴、补泥巴,尤其是摔泥巴时,“啵”的一声,炸开的窟窿越大、飞溅的泥巴越多,就越开心,而且每次对方补泥巴时,都是锱铢计较。每次玩摔泥巴,因身上出汗和发痒,情不自禁用手抹脸和抓痒,手、脚、脸、头、背全是泥巴,差不多成了泥人。一直玩到父母收工回来,玩乐停止,把身边的泥巴一推,在溪水池塘中洗净身子,跟着父母回家吃中饭(晚饭)。

40连发滑轮弹弓,40连发弹弓图片(3)

如果把小时候的游戏分级的话,那“摔泥巴”游戏无疑是最低等级的,属于幼儿园的水平,适合3一5岁左右的幼儿们玩,小编记得玩这个游戏时,还是穿开裆裤甚至光屁股的年纪,小编那一代伙伴们,到了5、6岁以后,就很少玩“摔泥巴”了,觉得自己已“长大”,不屑于再玩这种幼儿级的游戏了。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