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了一些这个情况的孩子和家庭,包括孩子因为抑郁、自残、学习跟不上等等目的,从而考虑是否给孩子办理休学?但休学又是一个重大的决定,所以变得很艰难。接下来分享了一个实际的案例,以及在这个过程里的思考。
休学与否,其实并不是最关键的。而是我们作为家长的,自己先想好:此刻休学为的是什么?以及休学后的生活怎么安排?我们想清楚之后,再和孩子谈,看看是否能达成一致。
这个过程里,我们要知道,休学不是万能的,不休学也不是万能的。孩子是一个综合性的状态,他们的学习成绩、抑郁程度等等,其实不是因为休学与否而发生了本质改变。相反,而是休学之后的状态、家庭关系、亲子关系、孩子状态等综合影响,让成绩和情绪发生转变。
所以,不要让孩子认为,休学就是一切的解药,或者是走投无路的选择。
相反,此刻的休学,为的是未来更好的出发。更好的恢复,未来可能会更好的回到学校。所以,休学之后的生活,怎么安排,比是否休学的决定,更加重要。
在此想通过以前辅导的多个案例中来分享。一个孩子高中因为各种原因(成绩下滑、抑郁症等),需要休学,妈妈很纠结。后来我们商量后,决定休学,是因为的确觉得孩子继续上学,已经在浪费时间,同时状态越来越糟糕。
但也和孩子客观说明了休学的目的,共同制定了休学之后的生活安排。如果这个时候不提前安排好,休学反而容易让孩子失去状态,越来越难回到学校。
后来我们共同制定了休学在家生活的小目标。比如第一个星期主要是秀秀。从第二周开始就有规律的作息,比如一周有4天能早9点起床。同时最开始孩子有点厌学,不愿意接触学校书本,就先让她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运动、做饭、瑜伽。等她状态慢慢恢复之后,她就开始重新复习学校书本。逐渐的,这些小目标都在逐步完成,孩子也慢慢恢复了信心。
当然过程里不是一帆风顺,也经历了无数次反复,从恢复信心、到失望透顶、又恢复信心。死而后生的过程,反复的许多次。但过程里最大的改变就是,家庭关系得到了缓解。亲子关系的和谐,最直接促进了孩子状态的恢复。
后来这个孩子休学一年后回到学校,继续上学,今年考上了美国的纽约大学!我当时还激动了发了朋友圈,分享了收获。
另外,怎么看待抑郁?
我个人觉得,国内孩子的抑郁,和西方的诊断不同。我自己在美国学习又工作过,也在中国辅导了很多青少年。抑郁诊断这套,最初是从西方引进的。西方诊断出抑郁,为的是开药、进保险。但是国内的孩子,被贴上抑郁的标签,反而容易成为不能改变的枷锁。
但不要误解我。不是说科学诊断不重要。相反,我觉得科学诊断很重要!但不是为了贴标签,而是科学帮助我们看待孩子目前的情况。吃一些药物,或者接受心理辅导,都是非常必要的帮助!
但不要刻意强调抑郁的标签,更不要说因为抑郁而休学。相反,抑郁是一种状态后的产物。当整个家庭、孩子进入到良性循环之后,状态慢慢调整,抑郁症状会慢慢消退。不要让抑郁症成为一个标签。
当然,如果不休学也可以。主要还是首先能调整孩子的状态,进入到积极循环。这也包括整个家庭进入到正面循环中,而不是每天鸡飞狗跳。许多问题,比如成绩、抑郁等,都会在整个家庭状态调整好后,慢慢恢复到正常状态。
我们是一个系统,而不是一个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