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婚好过吗,晚婚很普遍吗

首页 > 音乐 > 作者:YD1662023-05-19 13:11:47

到了二十一世纪,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这样的趋势发展得愈发明显,我们甚至可以毫不避讳地说,一个人的受教育水平,基本上就可以决定其生活水平。

那么对于夫妻双方而言,结婚的年纪越晚,双方就有更大可能受过更高水平的教育,那么两个人在婚后的生活质量自然也就会更高。

举个简单的例子,在我国当下的教育体系当中,一个人接受完义务教育、普通高等教育之后的年纪往往就已经到达23岁左右。

此时的个体在就业市场当中的竞争力相对而言是比较一般的,可能会找到不错的工作,但是并不能保证就可以有很好的生活水平。

晚婚好过吗,晚婚很普遍吗(5)

而随着人们对于学历的愈发“渴求”,截止到2022年研究生考试报名结束时,已经有多达457万人报名参加了考试,按照之前30%左右的录取率来看,每年也会有多达百万的研究生入学,这就导致大量的研究生会在每年涌入就业市场。

现今社会当中,想要保证婚后的生活有保障,前提就是好的工作;而好的工作前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受教育程度。

二、25岁之前的人的思维仍在发育

在布莱尔-韦斯特的论述当中,他认为个体的思维成长是一个过程,与生理成长的情况类似,对于人类而言,虽然25岁这个年纪时,人们往往早已成年,但是他们的思维,也就是俗话所说的“心性”往往还在发育当中。

晚婚好过吗,晚婚很普遍吗(6)

婚姻与家庭之中琐事不断,“柴米油盐”也好,情绪处理也罢,如果夫妻双方在心智思维成熟之前就匆匆结婚,那么之后同样有可能面对各种难以协调的状况。

放在今天这种情况更容易理解——25岁的年纪,许多人都还在读研究生,经济独立尚且难以保障,更不啻处理好生活中的各项事宜了。

所以对于那些想要结婚的夫妻而言,年纪再大一些时,两人的相处与磨合也会更加充分,自己的心智也会变得更加成熟,两人在婚后因为一些小事而争执甚至分道扬镳的可能性也就更小。

三、年纪越大,人格也就愈发成熟

晚婚好过吗,晚婚很普遍吗(7)

布莱尔-韦斯特表示,人在而立之年之前,往往都是在不断变化的。

其实很好理解,越是年轻的人,就越是善变——学龄前的小孩,很可能就会因为父母的批评而离家出走;青春期的个体,常常也会出现情绪的反复;大学校园中的情侣,三天两头分手又复合的情况也比比皆是。

然而,当人们到达三十岁这个关键年龄之后,往往性格就不会再轻易变化,人格也就差不多在此时定型了。

许多年轻的夫妻在结婚之后,可能会发现自己的另一半会发生明显的变化,甚至不再像之前一样深爱自己了,这就是年纪给人格带来的一种善变性。

晚婚好过吗,晚婚很普遍吗(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