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与制作人》将这种细节增加好感度的方法学习并本地化并创新,游戏中的“朋友圈”模式,不得不说是游戏创意和趣味性的集中体现。和现实的微信朋友圈一样,和女主角有关的好友,都会在朋友圈下留言、回复。对一个角色的所思所想发出来的状态,会产生一对一、一对多的评价模式,在其中既能捕风捉影故事的走向,也能发现不同角色之间的联系。相比平铺直叙的对话,这种方式的剧情汲取可谓形散神不散,于笔者而言,这个系统的趣味甚至大于来电、短信的单刀直入,会让人很快陷入游戏的剧情人物里。
系统上,除了主线的关卡推图,SSR的抽卡也是标配。辅助卡面数值的系统有专家、新闻调查、公司实力等,城市漫步则是纯挂机的玩法,卡面收集既可以收集立绘也能够收集剧情,让收集的元素渗透在整个游戏中。这样看来,游戏系统还是相当丰富的。而一些细节的设计,比如攻略的角色可以修改微信昵称、通话背景,实为增加了玩家与角色的互动和关联性。
|表象声色渲染角色魅力
如果你问女性玩家除了颜值还在意什么,百分百会得到“声优”的回答。“声控”群体的出现甚至早于“外貌协会”,而且“忠诚度”极高。
之前的游戏讲究BGM和音效,现在的游戏还要加上一条“配音”。声优行业的兴起,先从广播剧后扩展到游戏,比起影视配音,虚拟角色对于配音演员来说可塑性更高。《恋与制作人》相当注重配音的监制,中日语双配音模式,请到的也是中日的一线声优(比如阿杰、吴磊、平川大辅、小野友树等),凭借优质的声线和贴合人物的演绎,配音系统对游戏角色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 少女的蜕变:从换装到恋爱
介绍完游戏的概况,来谈谈游戏体验。如果要用一句话说出笔者对游戏的印象,我会用“少女的蜕变”来描述。业内对于“2017成为国内女性向游戏元年”的预言,到如今的年底来看,诚不欺我。
从日本的《在茜色世界中与你歌唱》、《歌之王子殿下:闪耀LIVE》,到引进的《刀剑乱舞》、《宫殿:100日公主》,以及本土制作的《元气偶像季》、《梦间集》、《光之契约》,独立游戏《梦浮灯》、《DOLL》,还在预约《妖恋奇谭》、《无法触碰的掌心》、《A3!满开剧团》等等,女性向的游戏在今年的爆发量和质,都有惊人的表现。
可以说从《奇迹暖暖》到《恋与制作人》,开发商对于女性用户的定位更精准,也更趋向于成熟化。换装的题材是女性玩家偏爱的类型,但恋爱的题材是女性玩家到一定年龄才能理解和感受的类型。添加了角色互动和剧情渲染的女性向游戏,比起单一的受众习惯偏好,无论是游戏设计者还是游戏玩家,都更多地将个人感情投入其中,有了情感寄托的游戏就更有人情味。
| 写在最后
最后还是要说说游戏氪金这点事儿。对于笔者这种重剧情的玩家来说,剧情卡关的体验第一印象确实有点劝退的意味。当推图过3章之后,发现游戏并不肝,且碎片剧情的模式,也相对弱化了卡剧情不好的体验。游戏设计的初衷其实是不肝的日常攒攒攒,但是因为多个系统的相互掣肘,导致氪金的点是非常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