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专业找工作的感受,生物科学专业怎样找工作

首页 > 游戏 > 作者:YD1662023-06-05 01:44:47

#九月上旬:修改简历,投小公司

八月及九月初的重点放在了修改简历上面。在不知道做什么的时候,边投一些中小公司边修改简历。

找工作的途径主要包括:各大求职APP,官网,微信公众号等。

在九月之前就已经有意无意地收集各种求职途径,主要用到以上三种途径,使用攻略如下。

*求职App:

  1. Boss:是我目前用到最好用的。主要表现在,HR的交流很积极主动;可以保存三份不同的简历;简历可以在线编辑;可以在App内部进行面试;公司比较多;页面设计比较人性化,没有花里胡哨,视觉直观;有很多面向应届生的职位,有相应的tag,方便筛选。
  1. 前程无忧(51Job):公认的应届生求职App,还有一个专门针对于学生的细分App。可以加前程无忧的群,会分享测评题库,群主非常热情幽默。前程无忧会有专门的人收集职业信息的人,在群里可以看到金山文档,实时更新,便于海投。
  1. 牛客网:互联网大厂的聚集地。京东、百度、腾讯、字节、360、当当等等,主要针对互联网的企业和求职者。
  1. 应届生求职网:实时更新校招的企业,拉横幅,有广告那味儿。好处在于,可以在里面关注哪些公司的校招在线网申什么时候结束;可以点进横幅直接网申,也可以知道校招的公司,从公司官网进行网申。
  1. 猎聘:社招用到比较多,公司质量比较高,偶尔也会进去看看。
  1. 脉脉、看准网:可以用来了解想了解的公司,看看有没有在招聘的岗位。
  1. 拉钩、58同城、赶集网等等都可以看看,尽可能不要错过最新职位信息。

*公司官网:基本上就是在公众号或者求职App里面看到有校招的企业,进去申请。

最初的简历,是根据网上的简历模版做的,用的是超级简历

后来觉得不好改动,而且需要花钱,贫穷使我想别的办法。我在AI上面自己做了一版简历,方便后面灵活改动。

我本来觉得蛮好的,但被石老师诟病不已。最后,他给我的理由是,某一天在外面走着,突然喊自己去面试,打印店里没有AI给自己用,应该准备一版Word方便修改,PDF准备好用于打印。好吧,我确实觉得有道理。他帮我改了一版,但是真的很丑......

他知道我不愿意用,后来又告诉我,Boss上面可以在线制作简历,有好看且免费的模版可以选择。我自己上去看了一下,确实不错,于是后面修改简历就在Boss上面,然后下载PDF保存。

这期间有投过一些小公司,接到过一些电话面试,基本上是研发岗位,或者技术支持之类的岗位。基本上就是无头苍蝇瞎撞,撞到那个算哪个,使劲聊天,从不太会说话,到不知道自己在聊什么。

#九月中旬:投大厂,做测评

接着到了中旬,很多大厂的2023校招陆续开始。这两个星期就是在不断投简历,不断做线上测评以及AI面试。

大厂是一种理想,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努努力冲一把,希望自己在这个过程中能得到锻炼和成长。

这期间做了非常多家的测评,性格和行测的测评以北森和智鼎为主,百度有自己的题库。Danone测评之后马上就给了AI面试,前三四天会每天发信息邮件提醒你,后面就不提醒了,我隔了差不多一个星期才完成,还是可以做的(我太拖延了)。最“恶心”的当属雀巢,投简历的最后一定要一个90s的视频,上传之后接着就是一连串的测评。虽然不要求一次性做完,但题目真的非常多,类型也很多,建议留出2-3小时去做,或者分两次去做。

大厂的面试流程非常长,很有可能十一月份才面试。这里面有机会成本在,如果前面已经有比较满意的岗位和企业了,没有必要非得等到十一月份,毕竟好工作不等人。十一假期过后就是面试高峰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有机会拿到面试机会。

#九月下旬:中小企业面试

九月下旬还有点实习工作没做完,一直压在那里,零零散散地做,拖到九月底把实习结束了。

下旬的一两个星期,继续投简历,约面试。面试了一些中小型公司,感觉也还不错,到现在为止有四五家公司的Offer可以谈。没有那么快定下来,是因为还想冲一冲十月份大厂的面试。

这个阶段其实仍然感觉很迷茫,对自己到底想做什么工作,还没有百分百确定。但比刚开始的时候好很多了,我明确自己不做销售和实验室技术员,并且需要考虑以后的职业发展,毕竟是未来几十年要做的事业。

#总结:

今天是九月三十号,月底了。

找了一个月工作,每天都在修改简历,投简历,电话聊天,约面试。

最大的变化还是在于心态,我第一次做事没有要把结果看的那么重了。是因为我感觉到了,找工作这件事努力之外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不是自己可以把控的。换个角度,把自己的重点放在过程,去观察和思考自己的性格和行为方式,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才能让自己得到长久发展。

芳玥给了我一个全新的思路:不去思考自己喜欢做什么,在失业率那么高的大背景下,明确自己不喜欢做什么,其他的工作都可以去尝试一下,没有损失。

找工作之初,我还是把自己局限于生物医药行业,投一些自己本就不愿意做的研发岗,眼里只有研发助理、技术支持、销售,以及一些大厂的管培生。我向石老师抱怨工作难找,后来才发现,是自己把自己局限在了一个小圈子里。

把握应届生的身份,把握硕士毕业比较广泛的选择面,积极努力地思考,最终做出一个比较明智的决策。

应届生身份的珍贵之处,首先在于,针对应届生的岗位对应届生的零工作经验有极大的包容度和极低的预期;其次,硕士毕业的选择面还是很广的,大多数人毕业不会从事自己本专业的工作。

虽然大厂的面试还没有开始,自己面试了一些中小型企业也没有完全敲定Offer,但是我最大的变化就在于心态。有些岗位你不去看,他不会主动来找你;有些公司你不去投,你的简历根本不会有机会被看到。

海投的意义,一是自己可以拓展视野,看到巨多不同的岗位,慢慢发现自己到底想做什么类型的工作;二是提高自己的简历被看到的机率。公司也很明确,九月份应届生都是在做海投。之所以九月份不给明确的Offer,潜意识里默认彼此都在观望。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