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青铜-铁器时代39个遗址中的样本的遗传谱系分析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付巧妹研究员及其团队发布了对DNA获取技术的技术评述,回顾了近年古DNA技术发展史和有效技术突破,并介绍了最新的DNA捕获技术,即涉及DNA或RNA“探针”从大量受污染的样本中钓取目标古DNA,该团队利用这项最新技术成功获取了30个南方古代人群基因组用以揭示东亚和东南亚人群遗传史。
古人类学研究和新化石证据的发现
湖北郧县人3号头骨的发现是本年度最受国内外关注的新闻。与严重变形的郧县人1号、2号头骨相比,郧县人3号头骨保存完整,其直立人形态特点更加明确,是目前欧亚内陆发现的同时代最完整的古人类头骨化石,形态结构上保存了重要解剖学特征。其年代上,郧县人处于200万年前的重要演化时间节点上,为探讨东亚直立人的来源和演化模式提供了详实而关键的化石证据。该发现入选当年中国考古“六大发现”以及2022年世界考古十大发现。
郧县人3号颅骨化石
许家窑人颅骨化石的再研究利用最新的CT技术和镜像原理,将于1978年发掘的许家窑人颅骨较为完整地复原,为观测其整体的形态提供了重要的标本材料。结合颅内膜和公式法推算出许家窑人颅容量为1700cm³,为中更新世颅容量最大的古人类。
在现代人起源理论上,随着中晚更新世中国和世界范围内化石证据的不断增多,对原有的理论的更新成为古人类研究新的热点。在中国,随着对许家窑、许昌、华龙洞、夏河、哈尔滨等古人类化石的系统研究,研究者认为中晚更新世古人类化石形态的多样性,提示了其对现代人的贡献应各不相同,但具体的规律还有待进一步的认识与探讨。
具有较多中更新世晚期人类共同特征的人类化石:A. 金牛山人;B. 马坝人;C. 大荔人;D. 哈尔滨人;E. 巢县人;F. 桐梓人;G. 长阳人
从世界范围来看,随着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等古人类化石的发现,以及分子古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一方面,对于现代人起源的“多地区演化模型”和“近期非洲起源理论模型”以及“连续进化附带杂交模型”的理论来源追溯更为明晰,另一方面,新化石证据的出现和新测年结果的更新,也刷新了关于现代人起源中不同人群在各主要区域出现时间、在迁徙扩散中与古老人群的交流模式、晚更新世晚期现代人演化复杂场景等方面的认识。
更多新材料的出现和更多精细技术的使用,使古人类中各个时空范围内的问题有了更多诠释空间。松花江人2号颅骨的人工变形研究,将颅骨的人工变形时间推迟至进万年左右。对鹿洞人股骨使用微计算机断层扫描获取和评估其横截面结构,通过回归分析与更新世晚期和全新世早期人类相比较,发现其时代位于旧石器时代早期和中晚期之间。田园洞、招果洞、奇和洞三个地点的古人类样本的肱骨形态学研究显示,与同时代的尼安德特人相比,东亚地区晚更新世和全新世早期人类的肱骨形态的不对称性更为显著,可能与欧亚大陆技术变革有关。山东沂源直立人牙齿化石的扫描电镜结果显示其存在不同程度的牙齿磨耗,可能存在人工拔牙导致的痕迹,是东亚地区更新世最早的拔牙行为记录。
古代人群健康状况的观察研究
针对古代人群健康的观察,除了直接的病理现象外,还包括一系列判断标准,如体质特征变化、牙齿健康,生存压力等方面。
河南郑州青台遗址新石器时代的人群罹患龋齿个体统计分析中发现,该遗址居民患龋率高发,且两性存在差异,女性龋齿率高于男性,可能与女性孕期生理变化、食物选择及性别分工等有关。在解剖学部位上,该人群上颌龋齿率高于下颌,臼齿颌面龋为最容易患病部位,可能与该人群中碳水化合物比例较高有关,涉及旱作农业的生业模式对该疾病的影响。
甘肃张掖黑水国遗址人骨牙齿疾病研究显示,龋齿患病表明该地区人群属于农牧混合经济人群,但其牙齿前侧磨耗严重又矛盾于类似狩猎采集人群的磨耗形式,因此推测这部分人群中有并非本地人的外来移民,而黑水国本身的自然环境可能使撕咬食物需要长期用到牙齿前侧部分,也可能是当地居民喜爱偏干燥、坚硬的食物导致,由此发现特殊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
新疆吐鲁番胜金店墓地中13例臼齿颊侧微磨耗形态的研究显示,该人群中年龄较大的个体摄入更高比例的植物类食物,且胜金店人群中牙齿磨耗不存在两性上的显著差异,男性摄入植物类食物的比例略高于女性,在于传统农业人群和游牧人群的对比研究中,发现胜金店墓地人群的食物结构仍以肉食类食物为主,反映其游牧业与种植业兼营的生业模式。
古代社会的特殊习俗及其在人骨上的体现
在人类骨骼考古学研究中,古代人类的社会习俗所反映在人骨上的证据,即一些特殊的行为习惯、人工变形等,同时也包括一些反映当下人群生理、心理状态的行为,一直是研究者们十分关心的现象。
四川会理猴子洞新石器时代遗址的拔牙习俗研究,填补了西南地区拔牙习俗的案例缺失。对猴子洞遗址先民拔牙现象的观察和拔牙模式分析表明,该遗址拔牙出现率没有明显的性别和社会等级差异,但拔牙行为与年龄密切相关,应是成年的标志。该地区拔牙习俗与中国新石器时代人群拔牙模式基本相同,但也同时受到东南亚地区的影响。
天津蓟州区桃花园墓地明清时期缠足女性的足骨形变现象采取了量化的方法,将全部女性个体的足骨变形方式、程度、对称性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发现总体而言双侧足变形呈对称分布,且缠足对于足跗骨形态有所影响,主要体现在整体尺寸的缩小和关节面的改变,经过年龄统计,这一群体缠足的开始时间可推至18岁左右,而25岁后足骨发生形变,35岁后形变更加明显。缠足行为总体而言和墓葬陪葬品的多少并无直接相关性,更可能是与社会观念相关。
甘青地区颅骨钻孔示意图
甘青地区新石器时代颅骨钻孔的案例研究,采取了实验考古的方法,在充分观察、收集资料的基础上,用不同方式和不同材质工具,在猪的颅骨上进行钻孔试验,发现两个被观察的有愈合迹象的钻孔案例是出自经验丰富的熟练“医师”之手,表明史前羌人已经熟练地掌握了给予颅骨钻孔的技术,但为什么接受此类手术仍不得而知。
综合性研究:总结与展望
2022年,一些学者针对人骨考古学学科多年来存在的一些问题展开了反思和回顾。
有学者对出土人骨性别年龄鉴定方法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回顾总结,针对髋骨形态、耳状面和牙齿磨耗等多种判断方法,进行了年龄性别判断准确性的比较,为后续的研究工作提供具有现实意义的参考。
在人类骨骼考古学的背景下,通过三维虚拟技术重建人体,包括几何距离测量、生物力学分析等不同技术的发展,对史前人类起源与演化、古代先民社会生活面貌、医疗状况、移民与迁徙以及个体生活等相关问题展开研究。三维虚拟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将有助于拓展国内历史和考古等学科研究的深度。
在医学考古学和科技考古视野下,人类骨骼考古学学科方法,包括对疾病的认识、治疗手段的研究和对整个人群体质特征的把握,分别给不同领域的问题研究提供更科学、更贴近个体本身的视角,丰富了学科内涵。
人骨考古学出版物
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辽宁省考古研究院编著,由北京大学已故教授吕遵谔先生主编的《金牛山古人类遗址》考古报告,对辽宁省营口市大石桥西南灰岩山丘的洞穴遗址1984年发现古人类活动的遗迹遗物,进行了详细的描述、记录和严谨的研究。该洞穴中发现了大量哺乳动物化石,人类用火遗迹等,最重要的发现为包括头骨在内的五十余件古人类化石标本,现被命名为“金牛山人”。金牛山古人类遗址的发现和发掘是我国东北地区乃至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学和古人类学研究的一项重要成果。
山西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教授侯亮亮的专著《殷土芒芒:先商文化人群的生业及迁移活动研究》从稳定同位素的视角,对豫北冀南地区多处先商文化时期遗址出土的人和动物骨骼的C、N、Sr、H同位素进行了研究,重建了当时人群的生业模式、动物饲喂方式等,讨论了相关人群的迁移活动。研究表明,先商文化时期多元化的人群迁徙过程中,先商人群对中原的生业经济和文化传统适应较快,适应性较强,这可能是先商文化充满活力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