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的血液里,奔涌着的是狂乱的野性;狼的胸腔里,搏动的是一颗不安分的心。狼是地地道道的、天生的野心家。
梦华编著的《狼道》以狼的双眼为封面,其眼睛一直盯着远方的猎物,加上脸上的狼毛的映衬,充分展现狼的野性。有一对野性的眼睛,以“狼道”为名,从封面上就给读者开始阅读时一种震撼,很多人都会顺理成章地认为这本书内容应该是与狼的日常生活相关。
《狼道》社会生活中的强者法则
然而并非如此,书中内容描写狼生活的极少。通篇都是写人如何去做事,灌输的是满满的鸡汤,偶尔打下鸡血,看似热血澎湃,其实华而不实。说句大实话,我是看不完这本被誉为“社会生活中的强者法则”的《狼道》,我只看到一半。下面来说说我个人对这本书的一些评价:
首先对于《狼道》的作者梦华有点质疑,当然也不排除我买到的是盗版书,然而在网上一搜“狼道”居然出现很多版本和作者,至于梦华是不是夏志强,我想这个意义不大了。关于“狼”的书籍有很多,《狼图腾》《狼孩》《野性的呼唤》等,而梦华的《狼道》给我的感觉,一开始以为是一本很不错的书,可读着读着总感觉哪里不对劲。
1.内容华而不实,经不起推敲
全书总共十章,每一章都是一个独立的观点与内容。每章的开头都是先写关于“狼”或者动物界的一些生存内容,然后再以一句名言引出要说的内容。内容上给人的感觉是通篇都在教人如何去学习狼的一些特性与品质,而这些特性与品性并不是狼直接表现出来,而是作者直接给狼的定义。
内容讲述期间还插入一些历史故事,现在故事以及一些看似作者虚构的故事内容。这些事例内容,可以说丰富了书中的内容。甚至可以说,书中涉及的事例内容比书所要表现出来的内容要精彩得多,更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特别是涉及到历史人物的故事例子,这一部分内容就比较有可读性,更具备说服力。
“狼道”精神,也需要经过理性思考,不应盲目推崇。
涉及的内容华而不实,看起来十分丰富,说得有头有尾。然而涉及狼的内容却十分缺少,总是以自己的看法为中心展开说辞,一堆长篇大道理。“狼道”却不涉及狼,实在想不明白作者意图想干嘛?即使说所有的内容就是从狼身上得出来的,那么至少也得写出狼哪一点像吧。
狼的自述
没有捕捉不到的猎物,就看你有没有野心去捕;没有完成不了的事情,就看你有没有野心去做。
关于狼的自述内容,其实很想问下作者是不是狼,又怎么知道狼的想法与行为呢?在不清楚的情况下为狼代言,硬性把一些优秀的品质套用在狼的身上,这是一种非常缺乏理性的行为。内容上极易给人造成一种错觉,让人认为书中的内容都是狼身上体现出来的。有理性思考过的读者,则不会盲目地跟从。
狼日常生活,群居性生活,群体性捕食
狼的日常生活就是群体性去捕食,群居性居住,自始而终都是具备野性,缺乏理性的思维。可以说群聚性猎*其他动物只是它们的体能强项,而非智慧。我们错误地把狼的日常生活认为是智慧,就好像人天生就会说话交流,走路,吃饭等,这些只是必然性的结果。生活日常是每天都会做,而每个人也会做的,这种就没必要夸大其词去称颂与学习。
狼会捕食属于天生的野性行为,如果说狼会爬山、游泳、飞翔等等,才能勉强算是智慧,或者说是优秀的品质。主张人向狼学习,可是人是理性思维者,狼则是野性动物猎*者,多少有些不合适,也容易把读者引导出极端的想法,甚至会影响人的行为与人格形成。因此会说,内容华而不实,没有什么说服力。
2.结构匀称,工整,值得学习
10章内容,每章节结构都是一个框架,每章都是一个论点,接着就有4-5个小论点组成。在每个观点提出后,由背影介绍引入分论点,然后由一句名言再引入所要讲述的内容。论述的内容,都是以道理论证为主,结合了事例论证。
每个小论点的中间都会插入几个事例论证,全书保持对称性的结构。这种结构式,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一种节奏感。类似于听音乐的那种频率,每个音符发出似乎都带着很强的节奏感。在每看完一个章节后,接着看后一章节,相同的结构模式让人感到愉快。
结构的布局,才是这本书的亮点所在。从目录上看,每个章节都是均匀排布,布局得非常好,条理性也很强,我认为这就是这本书最有价值的地方所在。
狼,天生野性,行为属于兽性。
3.总结:文学创作源泉是一定时代的社会生活,能够反映出时代的风貌,或者说是事物的本质,而不是虚构或者给事物下定义式的描述。这一点很多人都可以向茅盾先生学习下,现实主义文学观才是文学的核心体现,因为没有了现实支撑,会失去说服力。
《狼道》全书都在灌输励志鸡汤,关于狼的日常生活状态过于理想化,虚构了很多不实的内容,而举例的事例中很多也不是有证据的事实。在很多程度上违背了“人畜有别”的自然法则,从动物上看到有点是值得学习,但是盲目去学习没有经过理性思考的野性行为是很值得深思的。
狼是一种动物,有善恶好坏之分,总不能拿少部分来说服大部分吧。励志书的内容确实值得深思,需要理性对待其中的内容。经不起推敲的内容,不应该是文学所推崇的文学观点,励志鸡汤只是一时的兴奋。自身没有实际的经验,再怎么理想化地励志,那也是一场空谈。
在读书时,希望每位读者都要保持理性的思考,辨别知识的真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