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雅的结拜五个人称号,三人高雅的结拜称号

首页 > 游戏 > 作者:YD1662023-11-28 12:25:10

高雅的结拜五个人称号,三人高雅的结拜称号(1)

所谓“结义”,就是履行特定的手续,结拜为兄弟,在家庭伦理关系上或特定组织体系中承认为兄弟,享受兄弟的位份待遇和情感待遇。拜把子与结义根本上是一回事,适用对象和适用范围有些差异。大体上讲,结义的范围小些,几个人;拜把子是一群人,也叫聚义,如《水浒传》中梁山好汉拜把子聚义等。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通过结义拜把子,相互联合,相互帮助,形成一个特定的力量集体或力量集团,更容易在社会上立足发展。争利益,争权力,争名份,争待遇,乃至争功业争天下,都是结义的理由和目标。因此,一般来说,结义之人在结义之时大都是无身份之人。所谓无身份,是指没有管理当局认可或接纳的事业、功名、爵禄、品级或其它特定位份身份等。主流社会中,在职、在位、在权、在爵在禄等等之人,是不结义的,是不准结义的,也是没必要结义的。结义往往是在野之人。

所以,我们必须清楚,中国历史上,官方给定的礼仪法则的规范文本中,如《仪礼》《礼记》《周礼》《朱子家礼》等,都没有结义或拜把子的说法,也就是说,结义在管理当局和主流意识形态中都是不被承认的。结义拜把子都是民间习俗,不是规范礼仪。

作为民间习俗,主流的观点认为,较为规范的结义至少有以下程序:

1、案供

所谓案供,即置案置供。就是选择一个结拜的地方,放好供案,摆上祭品祭物。

结义首先要祭天地,然后要祭祖宗,这是中国伦理文化几千年传承发展的根本。天地作证,祖宗同意,是结义的前提和保证。《三国演义》第一回写刘关张结义时有:“----次日,于桃园中,备下乌牛白马祭礼等项----”“桃园”就是结义的地方,“乌牛白马”就是祭案供品。

2、焚香

焚香是结义的特定仪式,就像现在结婚放炮一样,标志仪式开始,进入操作程序。

在古典文化生活中,较为正式正规、高雅情致、静穆静心等活动,一般焚香。结义焚香,是形式要求。

3、歃血

歃(音shà),本义是用嘴吸取的意思。所谓歃血,就是古人盟会时,微饮牲血或嘴唇涂上牲畜的血,以表示诚意,“歃血为盟”就是这样来的。结义援引结盟歃血,也是表示诚意。

实际生活中,结义歃血好多采用较为极端的方式以表示心意和诚意,即用碗,碗里放上水或酒,结义人用刀等割破手指或手腕等,将自己的血滴在碗里,然后大家一起喝掉,再然后将碗摔碎。

4、盟誓

简单地说,盟誓就是赌咒发誓。盟誓是为了保证自己的承诺。现代社会入党宣誓也是一种盟誓。《三国演义》第一回刘关张桃园三结义有,三人焚香再拜而说誓曰:“念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

“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成为后世结义的标准用语。

5、祭拜

盟誓之前,要祭拜天地,祭拜神灵,祭拜祖宗。 盟誓之后,兄弟名分已定,要相互祭拜。

6、换帖

贴即谱贴,也叫金兰谱或金兰贴。对于较为规范的结义,习俗要求,在结义前,结义人要将自己的姓名、生辰、籍贯,以及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三代的情况书面记录下来,交换给各方家庭,以便于家庭认纳。

从礼仪和习俗上讲,结义应当履行特定程序。两个人或几个人情投意合,志趣相引,忧国忧民忧家忧己,歃血结义,私定兄弟,也是可以的。但仅限于自己,家庭和后代一般是不认的。

中华文明是农耕文明,以家庭为基本生产生活单位,家庭需要稳定有序,所以需要血缘来维系。血缘关系和家庭关系一直是中国家庭伦理和社会关系的主要框架。在几千年的主流意识形态中,始终不接纳作为两姓家人的异姓兄弟。到宋元之后,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和诚信才逐步从民间被抬升起来。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千古佳话,广为传颂,妇孺皆知,就是在这种氛围中衍生的。但必须知道,所谓“桃园三结义”,是《三国演义》编出来的,刘备、关羽、张飞是东汉末年人,《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是元末明初人,相差一千多年。《三国志》讲刘关张亲如兄弟,自古以来都如此,都可以这样说;但《三国演义》说刘关张结为兄弟,这就涉及到家庭关系和伦理关系,事情就大了,是没有官方规范文本资料依据的。东汉时期,正是中国宗法制度和家庭伦理制度最为严格的时期,异姓之间可以有情义,但不能结为兄弟。古法伦理中,兄弟是“四体”之一,即君臣一体、父子一体、夫妻一体、兄弟一体,在人伦关系上是很重的,也是不能随便改变和演进的。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