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2所有地图,三国志2地图名字

首页 > 游戏 > 作者:YD1662024-02-11 03:35:48

《孙子兵法》云:“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敌制胜,计险隘远近,上将之道也。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

可见要想驾驭战争,地理形势是必须了解的要素之一。

晋国与吴国的边界北段大致为:西出巫山,连接荆山、大洪山、大别山,而后出巢湖,接淮南丘陵,东至大海,至西而东大概有两千里左右。这两千余公里的边界线以大别山为界,可划分为两个区域,一是扬州地区,二是荆州地区。

一、两国扬州地区的军事地理形势。

三国志2所有地图,三国志2地图名字(1)

两国于扬州地区的边界位于淮河以南、长江以北,这一带的主要特点是地势相对平坦、水网密布,北部属于淮河水系,南部属于长江水系。由于交通条件所限,古人无论是行军打仗还是后勤保障远比现代艰难得多,出行不过陆路、水路两条,陆路若无马匹拉运则只能靠步行,因为受制于山川地形,行军作战多有不便。相比之下水路的优势就明显多了,不但运载量大,又可借助水流风力,节省大量时间和人力。因此古人出征作战会首选水路交通,这使得联通淮河与长江之间的水陆通道成为双方争夺的焦点。

在三国时期,沟通长江、淮河两大水系的水路交通主要有两条。一是走长江入海处不远的中渎水,穿过山阳池、精湖、射阳湖,直抵淮阴。中渎水并非自然形成,其前身为春秋时期吴王夫差所开凿的邗沟。比如说,魏文帝曾在225年统率水军10万水军南征,大军沿涡水进入淮河,由淮南重镇淮阴(广陵郡治所,今江苏淮阴市)南下,经中渎水抵达广陵(今江苏扬州),终因冬季来临江面结冰而退兵。

不过中渎水是在三国时期因为疏于维护而常年水流不畅,因此航道经常受阻,两国间的征战走此路的不多。

另一条水路是由濡须水进巢湖,然后经巢湖支流施水抵达合肥,再经肥水抵达淮水。合肥位于施水与肥水之间,根据郦道元《水经注》的说法,合肥得名在于“夏月暴水涨溢,则二水复能合于合肥县界,故合肥以此得名。”

可见,肥水与施水在夏季水流汇合,应当能够通航,即便河道不通也可通过短程的陆路运输转运。由于中渎水淤堵,东吴要想走淮南方向逐鹿中原的话,合肥也就成为吴军不可逾越的障碍。

为打通这一通道,吴国曾多次进攻合肥,如孙权在位期间就于208年、214年、233年、234年四攻合肥,而东吴最大规模的北伐是253年诸葛恪率兵20万攻合肥,这一战吴国几乎是倾国之力争。曹魏早早就意识到合肥的重要性,派有重兵镇守,也多次由合肥出兵南下进攻东吴。

合肥的重要性还有一点。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水流量很大,进入下游地区水面已有十几里宽,南北交通只能通过船只运输。受制于河流水速、涡流,以及浅滩、礁石等因素,船只并不能在水中随意行驶,所以在水深道宽之处形成渡口。长江下游地区主要有两大渡口,一个是采石渡(又称横江渡),一个是瓜洲渡(又称广陵渡),其中采石渡便位于江北历阳(今安徽和县)与江南于湖(今安徽当涂)之间,距离合肥不够百里,晋军若能由此渡江,可直取建业。

毫无疑问,合肥是南北双方在淮南地区争夺的一个关键点,所以顾祖禹在其著作《读史方舆纪要》中言道:“(合肥)府为淮右噤喉,江南唇齿。自大江而北出,得合肥则可以西问陈、蔡,北向徐、寿,而争胜于中原;中原得合肥则扼江南之吭,而拊其背矣... ...盖终吴之世曾不得淮南尺寸地,以合肥为魏守也。”

除了肥水-施水、中渎水两条南北相同的水路之外,在两者之间还存在着另一条南北陆路交通。在江淮之间绵延着一段数百里的丘陵,即淮南丘陵,是大别山脉向江淮东部的延伸部分,为长江和淮河的分水岭,亦是晋吴两国的分界线。丘陵北麓有淮南重镇盱眙,南麓则是吴国的堂邑,淮南丘陵并不险峻,南北之间往来交通并无大碍。由堂邑往南行40里,渡过长江便抵吴国首都建康,所以西晋279年发动统一战争时期亦遣军出涂中(堂邑濒临涂水,这一区域古称“涂中”)。

二、两国荆州方向的军事地理形势

荆州是古“九州”之一,其最初是指荆山以南、衡山以北的一大片区域,但历朝所设荆州管辖区域并不相同,这里我们以东汉时期荆州所辖范围为标准,大致为今天的湖北湖南两省。

诸葛亮称:“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三国志·诸葛亮传》)

正因为如此,魏、蜀、吴三国为争夺荆州展开了数十年的军事政治斗争。

三国志2所有地图,三国志2地图名字(2)

东汉时期荆州设有七郡,西晋占有最北端的南阳郡,治所襄阳,其余六郡皆为吴国占领。在曹魏灭蜀汉之后,双方在荆州的边界大致沿着武夷山、巴山、荆山、大洪山、大别山的方向,在这些山脉之间有不少河流冲击的谷地连接东西、沟通南北,而这些河流谷地也就成为双方争夺的焦点,其中有:汉水方向,涢水方向,三关方向,三峡方向。

汉水是长江的中游地区主要支流之一,发源于汉中地区,向东流入南阳盆地,与淯水交汇之后折而向南,穿过荆山与大洪山之间的谷地,最终往东流入长江。汉水进入南阳盆地后水域便宽,利于行船,所以无论是北方政权南征,还是南方政权北伐,沿汉水行军都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不过汉水沿岸有不少军事重镇,双方要想进军,这些城市是必须要占领的,其中最重要的便是曹魏控制下的襄阳。

襄阳位于汉水、淯水交汇处,顺汉水而下可抵长江干流;溯江而上可至汉中;由西北方向经武关又能通关中腹地;溯淯水而上可抵南阳,出盆地则可涿鹿中原。

三国志2所有地图,三国志2地图名字(3)

如此通衢之地,足见襄阳的重要性,顾祖禹因此形容襄阳为:“天下之腰膂也。中原有之,可以并东南。东南得之,亦可以图西北者也。”(《读史方舆纪要》)

无论是蜀汉还是东吴,他们在占领荆州期间都向曹魏控制下的襄阳发动过大规模的进攻。然而襄阳城外的汉水河道宽阔而又水势湍急,西南又有岘山之险,魏国能凭山之峻,据江之险,基本上能把两国势力阻于襄阳以南。

然而东吴曾经有一段时间占据过襄阳,但不久又被曹魏夺回。根据《晋书·宣帝纪》载:

“魏文帝(曹丕)即位,封(司马懿)河津亭侯,转丞相长史。会孙权帅兵西过,朝议以樊、襄阳无谷,不可以御寇。时曹仁镇襄阳,请召仁还宛。帝(即司马懿)曰:‘孙权新破关羽,此其欲自结之时也,必不敢为患。襄阳水陆之冲,御寇要害,不可弃也。’言竟不从。仁遂焚弃二城,权果不为寇,魏文悔之。”

也就是说曹魏认为襄阳无谷不足以御敌,因而退守宛城。(此处存疑,宛城位于襄阳上游,襄阳若粮草不足,直接以宛城粮草从淯水顺流而下补给甚是方便,为何放弃如此重镇?应该是襄阳此前遭到关羽的攻击,关羽败亡之后又遭到吴国的围困,城中乏粮,曹仁不能守,遂弃城。)

《三国志·曹仁传》有载:

“孙权遣将陈邵据襄阳,诏仁讨之。仁与徐晃攻破邵,遂入襄阳,使将军高迁等徙汉南附化民於汉北,文帝遣使即拜仁大将军。”

可见东吴还来不及把襄阳经营成北伐的前进基地,不久曹仁与徐晃卷土重来,击败孙权守军重新占据了襄阳。

由于襄阳得而复失,东吴在荆州的势力一直被压制于襄阳以南,其势并不能入南阳盆地,更不用说北伐中原了。

由东吴荆州方向攻打襄阳主要有两条道路:一是走荆山与大洪山之间的汉水河谷,二是走大洪山与桐柏山、大别山之间的涢水河谷。因为涢水不到襄阳,所以此路水运不通,吴国应该是以水师朔汉水而上夺取襄阳的。

出襄阳是南北双方在荆州交战的最佳行军路线,但它并非唯一的路线。

在桐柏山与大别山之间,有不少山谷孔道可以沟通淮南与江汉,其中主要通道有三个,历代都设有关卡驻军,遂称三关,他们分别是武阳关、平靖关、黄岘关。东吴经此三关,可由陆路袭扰曹魏淮河上游,这一路但道路难行,补给困难,不适合大规模用兵。吴国无论是走涢水河谷北伐,还是走三关北伐,安陆(江夏郡治所,今湖北云梦县南)都是必经之处,因此安陆也就成为荆州战场南北双方争夺的令一个要点。

三国志2所有地图,三国志2地图名字(4)

以上提到的合肥、襄阳、安陆一直是曹魏、东吴两国必争之地。由于曹魏守备得当,东吴的势力基本上未能逾越合肥、襄阳、安陆三城,这也使得东吴在军事上十分被动,不得不重兵把守边界重镇,以防曹魏袭击。比如说孙权接受大将吕蒙的建议在濡须水重兵戍守东关(今安徽含山县西南濡须山上),北控巢湖,南扼长江。在荆州方向则重兵把守江陵(今湖北荆州)与邾城(今湖北黄冈北),以防备曹魏入侵荆州。

所以《资治通鉴胡三省注》称:

“地有常险,则守亦有常势。当孙氏时,上流欲争襄阳而不得,故以良将守南郡(治所江陵);下流欲争淮南而不得,故以大众筑东兴(即东关);中流欲争安陆而不得,故以三万劲卒守邾城。”

通过经营这三处防务,曹魏始终把吴国的势力阻挡在中原之外。

蜀国灭亡之后,吴国的地缘环境大为恶化,晋吴两国的边界也大为延长,除了北方接壤外,吴国原先与蜀汉的边界也成了晋吴边界,其边界线大致从巫山往南、沿着武夷山直到云贵高原东端,绵延两千多里。由于这一段边界位于山高路险的深山峻岭,并不适合用兵,但也有两处例外,一是长江三峡,二是红河(古称仆水)河谷。三峡虽险,但水路东西相通,是连接巴蜀与江汉的重要交通要道;红河河谷则连接了晋国的宁州(今云南省一带)与吴国的交州(今越南北部),亦是两国的一个用兵方向。

三国志2所有地图,三国志2地图名字(5)

猇亭之战结束,蜀军退守白帝城,三峡险要尽为吴国所有。为了防备蜀汉争夺荆州,吴国重点经营建平(今重庆巫山县)、西陵(今湖北宜昌市)两城,两城依山而设,出西陵则平原千里,再无高山险阻,所以建平和西陵是吴国荆州地区防备长江上游威胁的关键所在。陆抗称:

“西陵、建平,国之蕃表,既处上流,受敌二境。若敌泛舟顺流,星奔电迈,非可恃援他部,以救倒悬也。臣父逊,昔在西垂上言:西陵,国之西门,虽云易守,亦复易失。若有不守,非但失一郡,荆州非吴有也。如其有虞,当倾国争之。不然,深可忧也。”(《晋书·陆抗传》)

相对来说红河河谷一直不是晋吴两国争夺的要点,因为这里位置边远,上游位于蜀国南中之地,下游为吴国交州,都是两国统治的薄弱地带,多夷人居住。蜀国据有南中是在诸葛亮225年平南中之后,吴国实际控制交州也是227年平定士徽之乱以后。这时两国关系好转,加强了联合抗魏的战略,所以在此处并无交兵。但蜀国灭亡之后,红河河谷也成为晋国兵力的一个投送方向。

三国志2所有地图,三国志2地图名字(6)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