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那个非常著名的段子——问:孩子四岁,英语词汇量只有1500,是不是不太够?答:在美国应该够了,在海淀肯定不够。
在鸡娃这方面,我第一次感觉到了从南到北,香港与北上广深同呼吸。
除了这些三十年来的香港生活变迁,节目组也关注到了一些社会现实话题。
他们回访了小时候肥胖的少年,想看他长大后是不是依然受肥胖问题困扰,引出“肥胖的香港”这一结论,呼吁人们加强锻炼、关爱身体健康。
也回访了多年前会考滑铁卢的校草,想说明不管在哪个年代,学历都不是衡量一个人价值的唯一标准。
有评论说,《寻人记》寻的是“人情味”。
确实,节目里的很多采访对象是通过亲戚朋友、街坊邻居才联系上的。
尤其是会考失败的校草让我非常触动,他接受回访的主要目的不是想讲自己的故事。
当年节目组打错了他好友的名字,而他的两位好友都已经过世,他想借回访的机会纠正多年前的错误。
社会变了,但人与人的情感没淡,跨越几十年,还能通过各种人际关系、各种渠道寻得当年的受访对象。
采访对象们也都又掏心掏肺分享了他们这三十年来的故事,节目的确寻到了“人情味”。
但除了一些朴素的生活道理和社会现状,作为一个内地人,我在《寻人记》里看到更多的是过去的香港。
正如节目的英文译名《Big Big Old World》一样,《寻人记》不仅是在寻人、寻人情味,寻的更是三十年前的旧日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