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是怎么练出内劲的呢?是通过整合的途径练出的。如不走整合的道路,内劲永远练不出也永远不会有。究竟怎么走整合的路子才能练出内劲呢?
1、明确意念的主导性,贯串意念在整合内劲中的作用
意念主宰并不神秘,也不轻易,问题在似有与似无中运用,这个分寸要不断探索才能准确把握。意过则执著,意不及则散乱。一般习拳者的通病多数是散乱,由于杂染纷除,烦恼甚多,往往在注意集中、聚精会神上出偏差,心静不下来,有的虽静一会儿但易起伏,故调伏其心是用意使内劲整合的关键。
2、先解决部分整合,然后过渡到周身整合
所言部分整合指身体的局部性整合。初习拳者的劲力处于飘泊、游荡状态,以一盘散沙作喻,如要整合凝固则须加水与水泥搅拌均匀粘合,水与水泥不能多不能少,适可而止。意与气便好比在飘泊、游荡的劲力中加入水与水泥,予以均匀调整,使之成为内劲。意气所不同的是聚则成形,散则成气,形成一种习惯定势,又叫动力定型。一下子要解决周身整合一般做不到,故应学不躐等,由点到线到面到体。
以笔者的经验言,首先解决手的整合是一个易于操作的起步方式。比如,我们练掤捋挤按四正、采挒肘靠四隅时,先意念在上肢的整体性运作。先贤有“掤在两臂、捋在掌中、挤在手背、按在腰攻、采在十指、挒在两肱、肘在屈使,靠在前胸”(《十八在诀》)之论,整体性理解,每一“在”都与手紧密关联,手不整合难以实施。
杨振铎先生有“抻出肘尖、空出胳窝、肘尖拽膀尖、连手腕带手指”之高论,落脚点还是手。这与魏树人先生的“张肘、开胸、塞腰、虚腋”不谋而合。魏先生还强调手心似有两个小气球的体悟;祝大彤先生有手指膨胀如灌铅的体会;李和生先生认为手要练到手心发热发跳;意拳祖师王芗斋先生认为意念到时手指如“放电”,这些都是从不同侧面揭示了整合手内劲的窍诀,是经典拳论“形于手指”“气贯于指”的落实。
当然,解决手内劲的整合,只是起步,停留于手内劲既不能深入又不能巩固。故接着须扩展为整个上肢乃至躯干,依靠腰脊与丹田来运转于手,运转于脚与下肢,从而心息相依,形神合一,身心合一。
3、从意气流通到内气自在运行
以意引气导引意气流通只是一个手段。待意达到身外,气遍于身内,神通于天地之时,内气会自然在体内鼓荡游弋,形成自在于肉体(五脏六腑、筋骨皮肉血)之间的自由运转,意便不用而用,神便不领而领,此种境界,拳味必出,所谓出神入化,阶及神明至矣。
4、由穴位点整合经络系统到神经末梢
初习拳者迫切希望练出一点效果,但多数苦于没人正确指引,无门无道,继而走了弯路甚至邪道,一练五六年内劲不整合上身是其必然结果。先从主要穴位切入是一个有效的方法。就人体言,从百会、会阴,从命门到神阙,从劳宫到涌泉,这几个大穴位贯通,可使“五脉七轮”圆转通达。为内劲的整合构建了网络经纬,尔后,通过自身网络系统,将内劲贯串、融会,整合之势必定形成。
授权转载自《中华武术》杂志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翁心诚
责任编辑:锦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