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苏州不来苏博,乃憾事也!
去一个有文化底蕴的地方,必逛当地博物馆,这是我的习惯,去苏州自然也不会例外。
苏博是和忠王府相连的,忠王府内有传统的室内戏台子,也算有趣。但是在见过陕西博物馆以及去年成博和故宫联合举办的乾隆特展之后,我觉得苏博的馆藏很一般,但是苏博本身的建筑却带给我太多惊喜,是一种“柳暗花明又一画”的快乐。
苏博出自建筑大师贝聿铭之手,贝聿铭称她为自己的小女儿,或许苏博就是贝老的情怀吧,虽已经扬名海内外,但是贝老对于苏州的感情却是特殊的。
贝老出生于苏州的书香世家,狮子林就是自家的花园,耳濡目染的他早就对中国的园林有了自己的见解,再到后来海外求学,中西结合,中式的意境和西式的冲击没有人比他更懂,所以才有了这一座与拙政园一墙之隔却丝毫不突兀的苏博。
园林讲究庭院深深深几许,而苏博却有园林的娟秀,又有开门迎客的大气。
黑白灰三色成为博物馆的主体颜色,精妙的光线运用让苏博美得如梦似幻,鹅卵石上堆砌的假山构成了一幅山水画,一汪清澈见底的池水和水中的游鱼让园子灵动起来……
这一切,让我看到了一个新的世界,原来博物馆还可以这样。
在西边的紫藤园休息了一会儿。据说,这棵紫藤还是从当年文徵明种的那棵母树上嫁接过来的,阳光透过茂盛的紫藤投下斑驳的影子,很是惬意。
平江路半塘春水绿如渑,赢得桥留斟酌名。
桥外酒帘轻扬处,画船箫鼓正酣声。
七里山塘和平江路,我是分开去的,有点类似却又不同。于我而言,我更喜欢平江路,他们说平江路上有苏州的历史。
白居易说,“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粉墙黛瓦、杨柳依依、青石板街、石桥小巷、吴侬软语,她们果然很苏州。
下午4点的平江路已经很热闹了,河边各具特色的小店熙熙攘攘,即便如此,也可以听到时不时传出来的弹评的声音,倒像是平江路本该有的背景音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