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严格来说,孙权的东吴在公元229年称帝之前不能称之为一国,他实际上是从东汉的割据政权变成了魏国的割据政权。
如果你把孙权称帝前的东吴也算成和魏国蜀汉并列的一国,那曹操被汉献帝封魏公和魏王时,是不是也可以把当时曹操名下的魏国也算一国呢?那魏国的历史就不能从曹丕篡汉算起,应该从曹操受封魏公建魏国开始,那东汉的结束时间就不好统计了。
因此笔者认为,史学界之所以把公元220年-229年的东吴算成三国之一,无非就是好算账,你总不能单独把这十来年算成2.5国时期吧。
三、严格算账
如果按照史学界通用的标准,央视版《三国演义》片头六位主角中曹操和关羽不属于三国人物。如果按照笔者所说的,严格意义上的三国时期应该从孙权在公元229年称帝开始算的话,那就有意思了。
张飞死于公元221年,刘备死于公元223年,那么无疑他们俩也不能算严格意义上的三国人物。
六大主演中,只有死于公元234年的诸葛亮和死于公元252年的孙权在严格意义上属于正经的三国人物。
四、终极三国人物是谁
我们其实还可以再扩充一下话题,在魏蜀吴三国里,其中魏国亡于公元265年,蜀汉亡于公元263年,这两个国家都灭亡在西晋前面,西晋的建立标志着三国时期的终结。
有意思的是,孙吴灭亡于公元280年,也就是说,孙吴的末代皇帝孙皓还陪着西晋转悠了长达十五年的时间,孙吴灭亡之后,三国时期才算正式结束。
更有趣的是,三国人物里的终极人生赢家恐怕不是六位主角,也不是最后完成统一的司马炎,而是蜀汉后主刘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