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一处山脚下,湿地终于消失,在这里发现了很多游牧痕迹,这里还有石块垒起的玛尼堆,应该是一个夏季牧场。
原本以为已经彻底绕开河道,没想到走了半天又遇到饮水河,看来是躲不过了。换上拖鞋,到冰河中去探路,冰面厚薄不一,水深大概到膝盖,已经没有回头路,只好硬着头皮上了。
推车过河时,有的冰开始软化,把轮胎卡住,只好用脚破冰,整整用了4个小时才过河,腿上已是伤痕累累。过河后,狂风袭来,冰面也基本化尽,庆幸当时没有迟疑。很多路就是这样,只能走一次,第二次就没勇气尝试了。
遭遇大雪
随着旅程的深入,逐渐习惯了羌塘腹地变化多端的天气。进入5月,天气越发没有规律。5月2日一早醒来,打开帐篷一看,荒原已成雪原,雪下得很大,完全无法前行了,就算是羌塘“强迫”我休假吧。
羌塘的雪虽然下得大,但是消失得也很快。因为这里湿度低,太阳辐射高,雪会很快被蒸发。一般情况下,前一夜下雪,到下午两三点雪就会蒸发一半左右,第二天就可以前行了,第三天只有一些沟壑中还有少量的存雪。
一场大雪可以维持三天的饮用水,不过融雪水耗费汽油。这次进羌塘共带了8.6升93号汽油,主要都被用来烧水了,一般化冰35—40分钟,化雪则需要45—50分钟。
由于雪大,没办法赶路,索性休息一天,躺在帐篷里听歌,边抽着烟,边注视着经过帐篷外越来越多的藏羚羊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