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霖之同志是河北南宫县人,一九二九年在国民革命军第十七军军官学校读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以后,直到抗日战争时期,他始终坚持在冀鲁豫地区为人民革命事业进行了长期的、大量的工作,作出了出色的贡献。他的革命事迹在冀鲁豫地区妇孺皆知,至今为该地区广大群众所称颂。
早在一九三四年,张霖之同志即担任南宫县中心县委*。在此期间,他曾发动南宫、巨鹿、平乡、威县一带以熬硝盐为生的盐民反抗官府的压迫与查禁私盐的盐巡作斗争。斗争的胜利,启发了盐民的阶级觉悟,从而使党在冀南农民中打下了基础。但当时冀南地区地下党组织由于还未脱离左倾路线的影响,在领导盐民斗争取得胜利后,曾举行武装暴动,组织红军,以致遭到当地反动军队的镇压,暴动失败,党组织也受到破坏。
冀南暴动失败后,霖之同志转移到山东濮、范、观一带,任冀鲁豫边区特委组织部长、*。一九三六年黄河决口,濮、范、观地区受灾严重,霖之同志曾和黎玉、陈少敏、王从吾等同志发动和领导灾区农民进行吃大户的斗争,后来又发展成为武装斗争,并在地下党员刘汉生配合下,夺取了濮阳井店区公所的枪支。后因得到党中央关于在白区开展统一战线、停止武装暴动的指示,这场斗争才告停止。
霖之同志这一时期在冀鲁豫地区所领导的地下工作和武装斗争,为抗日战争时期党在该地区的工作发展奠定了深厚的群众基础。他沉着坚定,勇敢机智,显示了卓越的革命才干,深深受到该地区广大群众的爱戴,被人们亲昵地称呼为“红张”,到处传颂着关于“红张”的革命英雄故事。
抗日战争时期,霖之同志在建立鲁西党组织,开辟和发展鲁西北抗日根据地的革命斗争中,进行了长期、艰巨的工作,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山东党组织在大革命时期*民对军阀作斗争中曾有很大的发展,后来由于立三路线的错误领导,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九一八事变后,山东党组织在高涨的群众抗日运动形势下曾又一度获得很大发展,但在王明左倾路线指导下,又于一九三三至三四年遭到几次大破坏。一九三六年上半年,中共直南省委派黎玉同志来济南重建山东省委,并于六月间又派霖之同志来济南任省委组织部长,重建了省委机关,并积极进行各地党组织的恢复和重建工作。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中央军委副主席兼中央联络部长*同志于一九三七年春派彭雪枫同志来山东开展统一战线工作。彭雪枫同志由张维翰同志陪同来到济南,利用大革命前北京育德中学的同学关系,通过在山东的冯玉祥系西北军第三路军中的同学,开展争取第三路军的工作,并去聊城与在六区专员公署任职的赵伊坪同志接上党的关系,做争取当时任第六区专员的范筑先将军的工作。“七·七”事变爆发后,*同志又派红军将领张经武、张震等同志来济南,在彭雪枫同志的工作基础上,做第三路军的上层统战工作。在我党的争取下,当时第三路军曾接受了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坚持持久抗战打败日寇的主张,并聘原北京育德中学校长余心清任第三集团军政训处长兼政治工作人员训练班主任。平津失守后,大批流亡学生来济,其中有不少共产党员和民先队员。当时霖之同志配合华北联络局动员了千余名以共产党员和民先队员为骨*青年人考入这个训练班,并派原在北平各大学任教授的共产党员张友渔、黄松龄、齐燕铭、许德瑗等任教官,讲授马列主义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这个训练班为山东各抗日根据地培训了大量的干部,对于发展敌后斗争起到了巨大作用。
当年十月初旬,冯玉祥指挥的第六战区所属东北军、西北军各部在马厂、沧州一线战败,纷纷退入山东境内。霖之同志和赵伊坪同志当即分配训练班学员和留在济南的平津流亡学生和留日学生以第三集团军政训处名义去惠民、德州、临清、烟台等专区发动群众。由于这些地区的官员和保安队未见敌踪即望风溃逃,秩序混乱,这批学员到达时已无法立足,不得不退回济南。霖之同志和赵伊坪同志又将在济受训的学员和退回的学员派往聊城专区。十月十五日,张维翰、姚第鸿、于会川、邵子言、高元贵等同志率领着二百四十名青年到达聊城。不料当夜又传来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榘命令范筑先率保安队和各县县长撤退到黄河南岸的消息。经过一番争论之后,二百四十名学员中,大部分由姚第鸿、邵子言、于会川率领,随同范筑先撤退,只剩下四十二人愿随张维翰、冯基平、高元贵等同志留下,以范筑先留下的四、五十条破枪守卫聊城。
范筑先退到齐河,停在黄河南岸北官庄渡口观望形势。当他得知这四十二名青年未随同撤退,留下坚守聊城的消息时,他深受感动。不久,当宋哲元奉统帅部命令,率第一集团军渡河经鲁西北反攻石家庄时,范筑先又率部返回聊城,并命令各县县长回任恢复政权。接着,霖之同志以省委派驻范部代表身份,率红军干部王幼平、洪涛和一批党员来到聊城,在刘晏春、赵健民、徐运北等同志领导的鲁西地下党的配合下,进行了一系列的工作,如:以第六区保安司令部政训处名义分配训练班学员到各县设立办事处;恢复和重建党的县委机关;召集当地知识青年开办训练班,传播马列主义和中共抗日救国主张;组织工农青妇各界救亡团体,发展党和民先队组织,等等。
宋哲元反攻石家庄,很快便被日军在任县、南和、大名等地击败,纷纷经鲁西南退往黄河南岸。接着,日军跟踪追击,进入鲁西北。范筑先率部在界牌、泗洼、柳林、南镇等地阻击日寇,形势十分紧张。当时由于国民党政权各级官吏纷纷随大军南逃,旧的统治秩序已土崩瓦解。城镇商人准备组织维持会迎接日军,农村地主则纷纷组织红枪会和民团以保护其田地财产。流氓无产者也群起以抗日名义拉起绿林武装,在农村乘机掠夺*扰。在此严峻时刻,唯有共产党人和爱国青年在张霖之同志和鲁西特委指挥下,砥柱中流,岿然不动,纷纷拿起武器,组成一支一支的抗日游击队,如:张北华、原静仓在肥城;万里、刘星、陈伯衡在汶上;张耀南、万晓塘、袁振在长清;洪涛、陈中民、李福尧在堂邑;许梦侠、刘志远、高境在冠县。对于那些绿林和民团武装,也派遣赵健民、孙洪、谢鑫鹤、盛丕光、鲁西良、张俊峰、李大磊、孙一鹏等打入这些武装队伍,进行争取工作。范筑先在严酷事实面前,也接受了我党的建议,委派抗日坚决的共产党员分别担任齐河、高唐、馆陶、冠县、濮县、范县、寿张、阳谷、莘县等县县长。
到了一九三八年间,由于霖之同志的坚强有力的领导和指挥,鲁西北抗日根据地已经基本形成。当时属于“山东省第六区游击司令部”统辖的武装,共有三十二个支队、三路民军,另外还有一些独立的团、营。政令所及的县有二十七个。在各县和各部队都大量发展了党,建立起县委机关。群众也初步发动起来,组织了各种抗日救亡团体。五月间,当范筑先在濮、范、观地区阻击日军渡河胜利归来后,在霖之同志亲自指挥下,鲁西特委以六区政训处名义召开了第一次全区政工人员大会,总结了过去七个月的工作,对今后的工作任务作了进一步的布置。这时,任范筑先的总参议张郁光同志去徐州、武汉报告工作归来,传达了*副主席和董必武、叶剑英等中央负责同志对鲁西北党的工作指示。为了加强军事指挥能力,党中央还派来红军老干部袁仲贤同志担任范筑先的高级参谋。
五月大会后,霖之同志领导的鲁西北抗日根据地的各项工作,更加欣欣向荣地向前发展。六区保安司令部升格为六区游击司令部,设立了政治部,每个支队和县均建立分支机构,以加强改造部队和动员群众的工作。在范筑先统率的三十几个支队中,由我党直接领导的有张维翰、王幼平的十支队,牛建文的十一支队,傅亚平的十二支队,冀镇国、王青云的十三支队,于会川的十七支队,管大同的三十一支队,徐茂星的三十五支队等。绿林和民团武装,经我党派党员进去工作并建立起党的总支机关的,有五、六、十六、二十七、三十二等支队和民军第一路等。为了改造范的部队和动员群众,派张郁光、齐燕铭、周子明、任仲夷等同志创办了聊城政治干部学校,招收高小文化程度以上爱国青年一千三百余人,施以马列主义教育;派袁仲贤、胡超崙等红军干部和刘子毅、巩固等同志创办军事教育团,抽调各支队下级军官施以抗日救国教育;又派齐燕铭、朱穆之、莫循等同志创办鲁西特委机关报《抗战日报》和《战地文化》等报刊,以宣传马列主义和党的方针政策。同时指示各县党组织将工作重心转入农村,在农民中大量发展党员。由张维翰、王化云、成润、吕世隆、张舒礼任县长的冠、馆、邱、莘、观等县,以及我党党员利用东北军关系进入郁仁治的专区工作,由于会川、邹鲁凤、周持衡任县长的肥城、东平、平阴等县,大力进行扩军和发动群众的工作,以壮大革命力量。
一九三八年秋季,是张霖之同志领导的鲁西党和范筑先合作建立的鲁西北抗日根据地最兴盛的时期。各地抗日武装均在聊城驻有代表,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沈鸿烈被日军追赶得走投无路,也不得不到聊城逃难。爱国军人范筑先将军以一个地方专员和共产党人合作,坚持敌后抗战,在国内外获得了崇高荣誉。但是,在这种胜利局面之下,由于我们的头脑不够冷静,也受到了一些损失。当时蒋介石统帅部为了保卫大武汉,命令范筑先率领鲁西部队进攻济南和破击津浦路。范筑先出于保卫祖国的热忱,竟贸然接受了这个命令,亲自率领十几个支队于“八一三”、“九一八”两度袭击济南,并破击了津浦路兖州至德州段,但由于装备太差,又加上军队素质不佳,在日军反扑下受到很大损失。特别是大军过境,供应浩繁,加重了农民负担,从而给日伪和国民党顽固派以煽动会道门暴动的借口。
范筑先是个无党无派的旧军人,自从一九三七年春,*副主席派彭雪枫同志来到聊城同他建立起统战关系以后,他一直向党靠拢。为了在政治上帮助他进步,霖之同志除派张郁光、袁仲贤同志做他的助手外,又先后派齐燕铭、张承先等同志做他的秘书,并在他的司令部建立党的特别支部,由霖之同志亲自领导,对他的周围干部做工作。范老将军在我党所做的大量工作的帮助之下,进步很快。当时党中央为了支援徐州会战,由徐向前同志率领八路军陈锡联、韩先楚等主力团进兵冀南。经霖之同志介绍,范筑先曾与徐向前同志于六月二十一日在威县会晤,达成了互通情报,代为培训干部,冀南归八路军驻防,鲁西北归范部驻防等协议。九月二十三日,范筑先又亲自去南宫参加冀鲁两省联防会议。这时鹿钟麟、沈鸿烈已接到蒋介石的反共命令,妄图将八路军挤出冀南,并强行改编范部。范筑先在会上坚决站在我党一方,义正辞严地抨击了鹿、沈两个顽固派;对八路军冀南军区首长徐向前、朱瑞、宋任穷等同志则表示非常尊敬。范筑先在南宫住了五天,参观了八路军部队建设,并向徐、朱、宋首长请教了关于发动群众建设根据地,整编部队坚持长期抗战等问题。经过多次谈话,他受到很大教育,更加坚定了继续进步,跟共产党走的决心。
范筑先自南宫归来后,霖之同志为了贯彻南宫会议精神,于十月四日召开鲁西北抗日政权第五次军政联席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各支队司令、各县县长和总司令部各有关人员以及鲁西二十几个县的抗日群众团体代表共一百四十余人。会议经过四天的讨论,通过了鲁西特委以政治部名义,根据中共中央“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精神拟定的“山东第六区抗战行动纲领”和整编游击支队为四个纵队,以及推行合理负担,动员群众,加强政治工作,严肃军队纪律等方案。抗战以来,鲁西党虽然自己也建立了一些武装力量,但大量武装是帮助范筑先收编的绿林和民团,良莠不齐。为了掌握这些武装,根据徐向前同志指示,整编成四个纵队。范筑先自兼第四纵队司令,齐子修为第一纵队司令,我党同志袁仲贤、张维翰分任二、三纵队司令。
正当霖之同志领导鲁西党发动群众巩固根据地,整编部队迎击敌人扫荡之际,以沈鸿烈为代表的国民党顽固派却由秘密到公开,对共产党和范筑先合作建立的鲁西北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地破坏活动。他们以升官和金钱为饵,对范的部下进行收买,并采取挑拨离间的手段,破坏范部的团结。因此,范的参谋长王金祥在沈鸿烈的收买和指使下,在鄄城*害了我十三支队副司令王青云和政治部主任汪毅两同志。霖之同志领导鲁西党对国民党顽固派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对于国民党顽固派消极抗战,积极争夺地盘、收买部队的阴谋,鲁西党虽然是有所警惕的,但是对于这些民族败类,竟然会丧心病狂到用阴谋手段来*害爱国将领范筑先,则是料想不到的。一九三八年十一月十四日,日军一一四师团千叶联队平田大队从东阿渡河进攻聊城,其先头部队步、骑、炮总计不过三百余人,当时鲁西北抗日武装力量,在数量上居于优势,如果范筑先指挥得手,本可取得全胜。但是当敌军接近聊城,范筑先正准备骑自行车出城指挥作战时,沈鸿烈的鲁西行署主任李树椿却突然乘汽车赶来,借商谈整编军队问题将范筑先缠住,不让他出城指挥部队,待到敌军合围接近形成时,方乘汽车一溜烟逃走,而范筑先却被敌人火力封闭了出路,无法出城指挥战斗了。范筑先的主力自从济南作战后,均摆在黄河沿岸和津浦路西侧,当他得到敌人渡河扫荡情报时,虽命令其第二十一支队司令刘耀庭指挥五、六、二十一等支队,由寿张、东阿、阳谷北上,接应前方指挥部主任张孟龙率齐河前线的十九、二十六、二十七、二十九等支队西来,但这些部队均被日伪和国民党顽固派煽动起来的寿张、阳谷、平阴、茌平等县的“黄沙会”大暴动所阻拦,而高唐、冠县驻军也被敌人牵制,不能及时赴援,王金祥又在城外坐视不救。因此,范老将军不得不孤军奋战,在和敌人血战一昼夜之后,最后和共产党人张郁光、姚第鸿及守城健儿七百人壮烈殉国。
范筑先牺牲后,鲁西北抗战形势立即发生了根本变化。范的部队在日军疯狂扫荡之下,不是溃散回家,就是被红枪会消灭。剩余的王金祥部三个旅偏安在范、濮、观、朝、莘几县;齐子修的两个旅盘踞在在平、博平和平阴、长清北部。在这种险恶形势下,霖之同志在馆陶拐渠召开了鲁西特委扩大会议。在冀鲁豫区党委派的代表朱则民同志参加下,到会同志分析了当前武装斗争形势,并根据王幼平同志的建议,策定了远交近攻的斗争策略,即:派于笑虹到临清设立办事处去游说齐子修和吉占鳌保持中立,集中力量歼灭窜入我冠、馆、邱腹地的王来贤,然后向南布防抵抗王金祥的进攻。当陈赓同志指挥田守尧、刘震的六八八团在张维翰十支队的配合下,一举歼灭了王来贤民军一路五千余人后,冠、馆、邱根据地就巩固下来了。
此后,为了统一领导鲁西党的工作,决定撤销徐运北、赵健民、赵伊坪领导的鲁西特委和段君毅、万里、袁振领导的泰西特委,另成立鲁西区党委由张霖之同志任区党委*,下辖六个地委。我党掌握的武装部队也进行了整编:在黄河以北的,以张维翰的第十支队为核心,编入六、七、二十五等支队和三十二支队、民军一路各一部,改编为抗日筑先纵队;在黄河以南的,以张北华的人民自卫团为核心,编入第十支队大峰山独立营、汶上东进梯队,以及十七、三十一支队等,整编为山东纵队第六支队。十八集团军总部为了支持鲁西党坚持斗争,任命李聚奎为一二九师先遣纵队司令员,率青年纵队第三团来冠县,鲁西党又将盛丕光的五支队、郭英的上河支队、徐翼的五大队等编入,配合筑纵和六支队与数倍于我的敌顽伪作残酷的斗争,以坚持我党在鲁西的抗战阵地。直到一九三九年三月,中央军委派罗荣桓同志率一一五师三四三旅杨勇部六八六团来泰西,才扭转了鲁西党的艰险斗争局面。
张霖之同志对于创建和发展鲁西北抗日根据地所作的贡献,是十分巨大的。抗日战争前夕,他以省委(先代表山东省委,以后又代表冀鲁豫区党委)身份来到聊城与范筑先合作抗日,短短时间内就打开了局面,获得了很大的发展。抗战前鲁西特委的党员不足百人,到范筑先牺牲时,已发展到三千余人;一九三九年五月,泰西特委也由少数党员发展到一万三千余人;到一九三九年底,两个地区党员人数共达三万余人。武装力量也从无到有,范筑先殉难前曾发展到五万余人,殉难后我党掌握的部队尚有两万人。抗战前只有少数县有党组织,后来发展到各县均建立起县委,并在二十几个县建立了抗日政权。所有这些成绩,为以后杨得志、苏振华、杨勇等同志率八路军一一五师主力来鲁西建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奠定了基础。
张霖之同志创建鲁西北抗日根据地的重大意义,还在于他为在平原地区建立革命根据地,提供了光辉的范例。我们党在十年内战时期,在山地和湖沼地带建立革命根据地,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对于在平原地区能否建立革命根据地的问题,当时还没有从革命斗争实践中作出回答。张霖之同志在抗日战争爆发后,来到聊城地区,高举抗日大旗,放手发动群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特别是争取了国民党爱国将领范筑先将军的充分合作,在很短的时间内,在地形不利、无险可守的鲁西北平原地区,建立起二十余县的抗日政权,发展了一支五万人的武装力量,出色地完成了党交给的任务。*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指出:“河北平原,山东的北部和西北部平原,已经发展了广大的游击战争,是平地能够发展游击战争的证据。”这是*对鲁西北抗日根据地所作的高度评价。霖之同志领导鲁西党与范筑先将军的合作抗日,更受到*的充分肯定和赞扬。一九三八年五月中央派红军干部胡超崙率领二十几名抗大学生来到鲁西北时,以及当年十月黎玉、张经武同志路过聊城时,都曾先后带来了*的亲笔信,对范筑先将军表示慰问和嘉勉。范筑先在张霖之同志和鲁西党帮助之下,和我们党推诚合作,抗击日寇。他不仅在生前曾经表示愿在古稀之年能够参加光荣的共产党员的愿望,而且最后以身殉国,以生命实践了他坚决跟着共产党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决心。范筑先的光荣的革命事迹,是和张霖之同志的帮助和推动分不开的。
一九三八年武汉沦陷,敌人回师扫荡华北敌后,十一月十五日鲁西北的聊城被敌侵占,范筑先殉国。这时国民党在鲁西的部队逃跑的逃跑,投降的投降。日、伪、顽十分猖獗,广大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为了坚持敌后游击战争,创建鲁西抗日根据地,一九三八年十一月我八路军一二九师一部分主力,进入鲁西北作战。随后,一九三九年一月一一五师主力在罗荣桓同志率领下,进入鲁西作战。同时建立了中共鲁西区党委,由张霖之同志任区党委*。
中共鲁西区党委一经建立,就在张霖之同志主持下,根据党中央、*的指示,立即投入创建鲁西抗日根据地的斗争中,发动广大群众参军、参战、破寨、挖路、送公粮、抬担架、站岗放哨抓汉奸,积极支援配合主力作战,打击敌伪武装,摧毁敌伪政权,扩大主力军,建立抗日民主政权。经过一九三九年一一五师在泰西的陆房战斗和运西的梁山战斗,迅速地打开了这两个地区的局面。在泰西建立了长清、肥城、泰安、东平等县抗日民主政权。在运西建立了郓城、寿张、濮县、范县、观城等县抗日民主政权。在鲁西北建立了冠县、馆陶、邱县等抗日民主政权。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鲁西行署。同时,在群众中组织起工救会、农救会、青救会、妇救会、文救会、自卫队、儿童团。一九三九年还开展红五月运动,实行减租、减息、借粮斗争,改善农民生活,使鲁西抗日根据地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初步建立了鲁西抗日根据地的抗日民主秩序。
随着抗战形势的发展,敌后形势的变化,为着更好地坚持平原游击战争,一九四一年鲁西区和原冀鲁豫边区合并,建立了中共冀鲁豫边区党委,同时建立了冀鲁豫边区行署。中共冀鲁豫边区党委仍由张霖之同志任区党委*,担负着巩固发展冀鲁豫边区抗日根据地繁重、艰巨的光荣任务。一九四一年,特别是一九四二年,敌人对敌后连续推行治安强化运动,加紧对根据地的扫荡、合围、清剿、蚕食,国民党顽固派也配合敌人进犯根据地,敌伪据点、碉堡林立,根据地缩小,以及被分割,再加严重的天灾,冀鲁豫边区抗日根据地处于最困难时期。中共冀鲁豫边区党委在张霖之同志主持下,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制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依靠主力部队、地方武装和边区人民开展广泛的人民战争,特别在一九四二年以后,全区以发动群众为中心,组织大批干部深入农村开展减租、减息、反贪污运动,广大农民进一步发动起来,更有力地支援了战争,粉碎了敌人的扫荡、合围、清剿、蚕食,打退了国民党顽固派的侵犯,战胜了严重的灾荒,冀鲁豫边区抗日根据地得到巩固、发展。在根据地境内始终保留下濮县、范县、观城三座县城。坚持了冀鲁豫平原游击战争,并为以后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打下基础。
张霖之同志在领导冀鲁豫边区军民开展武装斗争,创建鲁西抗日根据地,巩固发展冀鲁豫边区抗日根据地做出了重大贡献。
张霖之同志在冀鲁豫地区,为党和人民的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张霖之
张霖之(1908年-1967年1月22日),原名锡钧,字崇良,河北省南宫县人,1929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革命烈士 。1929年夏考入驻烟台的国民党陆军第21师军官教导队,当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教导队秘密党支部*。
1931年返乡从事革命活动。抗日战争爆发后任中共南宫中心县委*、直南特委组织部长、直中特委*、直南特委*。
1937年5、6月间,出席了在延安召开的苏区代表会议和白区代表会议。
抗日战争爆发后,张霖之任中共山东省委委员、组织部长。
1937年冬以山东省委代表身份到聊城,指导鲁西北地区党的工作,协助山东省第六区专员范筑先将军坚持鲁西北抗战。
1939年1月,任中共鲁西区党委*兼军区政治委员。
1941年7月,任中共冀鲁豫边区党委*兼军区政治委员。
1942年10月,任冀鲁豫区党委副*兼组织部长。
1943年11月,任中共冀鲁豫分局委员、民运部部长、组织部副部长。
1944年5月,任中共冀鲁豫工作委员会*。
1945年10月,起任中共冀鲁豫区党委*兼军区政治委员,晋冀鲁豫军区第7纵队政治委员。
1947年8月,任第11纵队政治委员。
1949年2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军第5兵团副政治委员。
南京解放后任南京市副市长。
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共中央西南局委员、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中共重庆市委第二*和第一*。
1952年8月,任第二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党组*。
1955年4月,任电机制造工业部部长、党组*。
1957年9月,任国家煤炭工业部部长、党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