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能解决什么问题,弟子规涉及的方面

首页 > 影视动漫 > 作者:YD1662023-05-17 00:06:36

2018-12-13 17:00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郭文斌

《弟子规》是清康熙年间李毓秀先生在朱熹先生原来读本的基础上修订的一个训蒙养正的读本,当时就在全社会流传,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后来和比它早诞生数百年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并驾齐驱,成为四部重要的训蒙读本。这些年来,随着“国学热”的兴起,《弟子规》可谓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越来越多的人在阅读、关注《弟子规》,这说明它的流行绝不仅是一种时髦行为,而是因为其自身的独特价值。

《弟子规》对人的改变

这些年,我们在中华大地上,看到了许许多多应用《弟子规》进行家庭建设、团队建设和个人幸福指数提升的典型案例。就我个人来讲,近年来,便把《弟子规》作为一个最核心的学习读本。

四年前,我在银川鼓励几位同学创办了一个“寻找安详小课堂”,《弟子规》是其主要课程,已经讲了七轮,许多学员脱胎换骨式的变化证明了这本书的价值。这里面有一位被北京海军总医院确诊为重度抑郁症的学员。她是名高校教师,当年的抑郁症非常严重,已经无法工作。无奈,单位给她批了长期病假,她常年都在看病。我第一次见她的时候,是在她的一名学生的婚礼上,她当时坐在我对面,一看她的状态我就知道她得抑郁症了。婚礼结束后,我给她留了一个电话,说:“你到小课堂来吧,我们有个小课堂,你可以去听课。”我给她送了一本我的作品《寻找安详》,这位教师后来就去听了。她说自己是先读了《寻找安详》,感到受益了,然后再到小课堂去跟踪听课的。她雷打不动地坚持听了四年课,然后抑郁症就好了,药彻底停了,并且重新开始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由此可见《弟子规》的能量。

还有一位石家庄的学员,夫妻二人都是老板,每天的梦想就是赚很多钱,但是后来钱挣了很多,却没有幸福感。一次,我到坝上草原去参加一个论坛,这位女士正好在那儿做义工,那是她第一次做义工,她到机场去接我,我们就认识了。路上她问了一些问题,我一一回答了,不想却把她的心结给打开了。从那以后,她就跟着我听课,我讲到哪里,她就听到哪里。后来,她女儿考大学时,别的大学都不报,只报宁夏大学,为的就是能够到我们的小课堂听课。大家能感觉到,不只她改变了,她的女儿也改变了。以前,她的女儿,包括她的小儿子,都非常叛逆,他们夫妻两人的关系更不用说了,家不像家。而现在呢,一家人和和美美生活在一起。她说,以前她从没有尝过这种幸福。如今,夫妻两人在银川买了房子,一家人搬到银川生活了。

还有一位同学,曾经是我们小课堂的班长,用她自己的话说,她以前是个“女土匪”。自从跟随课堂学习后,她良心发现,重新做人,在一次公务员招考中,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到一所监狱当了狱警。现在,她给那些犯人讲《弟子规》,很受欢迎,已经成为宁夏政法战线弘扬传统文化的标兵。她的婚事曾经让大家特别发愁,谈一个吹一个,都变成大龄青年了。一天,她通过电话给别的同学做辅导,讲着讲着,把自己给讲明白了,她发现自己之所以嫁不出去,是因为她不会爱别人。原来,她的童年就没有感受过爱,因此不知道怎么给别人爱。后来她遇到一个小伙子,一谈就成功了。去年,我们欢天喜地地把她嫁出去了。婚礼上,我说,这是小课堂的重大收获。

由“寻找安详小课堂”三个学员的例子可见,《弟子规》的强大生命力,它不但不过时,而且具有很好的现实操作性。

从《弟子规》中学什么?

《弟子规》虽然是几百年前的一个读物,但它是不过时的,就像人类的一些基本常识永远不会过时一样。任何时候,“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中孝的精神、悌的精神、谨的精神、信的精神、爱的精神、仁的精神、力行的精神永远都不会过时。我一直在讲一个观点,学《弟子规》不能机械地只是去学它的条目,而是要学它的精神。

我认为《弟子规》是一个生命的规,它就像今天“和谐号”的轨道一样。轨道是保障“和谐号”开得又快又稳的“规”,而《弟子规》则是保障人生安全性的一个“规”。我们现在的教育,可能强调更多的是效率性,而忽略了安全性。现在,有许多博士生讲婚姻理论一大套一大套的,可是自己却孤身一人。这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他们的学习结构是有问题的,一些最为基础的素养恰恰没学到,不具备。我们看中国古人,用《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打基础,清朝之后,《弟子规》补入。在我看来,这四者里面,《弟子规》是更基础的,更需要首先学的。它来自《论语》,但比《论语》更方便人们应用,为什么呢?它很条理化,一百一十三件事,一千零八十个字,三百六十句,非常方便人们用。我个人认为,这是中华文化到了清康熙年间的一个重要收获,也是一个应用性突破。

电视机有电视机的说明书,冰箱有冰箱的说明书,我们把电器买来首先要看说明书。而生命也需要说明书,《弟子规》就是很好的生命说明书。换句话说,《弟子规》是生命导航,是生命安全性的导航。

于是,有人跟我辩论说,《弟子规》既然是人生的说明书,那孩子不用读别的书了,就读《弟子规》,可以解决一切问题。这就涉及如何对待《弟子规》的问题。我们知道,不同的人体悟到的东西不同。况且,对大多数人来讲,人们有一个习惯,需要新鲜感。因此,就要给他提供不同的读本。所以,不能神化《弟子规》。

着眼“心量”拓展教育智慧

这些年,我还讲一个观点,就是“三百千(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的教育是心量教育,是境界教育。《千字文》开篇“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一开始便把孩子带进宇宙中去。中华主流文化从大同理想,到今天的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无一例外都是一种维护人类永久性生存、维护人类群体性生活、维护人类高能量生活的文化。中华传统文化的特征首先是维护人类的永久性生存,它的着眼点是整个人类的幸福;其次是维护人类的群体性生存;最后是维护人的幸福感。那么,这样的一种教育从什么时候开始呢?从童蒙养正开始。

《三字经》开篇讲“人之初,性本善”,大前提是所有的人都是好人;孩子在读到《百家姓》中本姓的时候,他对自己的血缘就有一种认同感,一种敬重感,就会油然生起一种感恩心,基因性的能量就处在一种被激活的状态。

我们的教育从幼儿养性到童蒙养正、到少年养志、到成年养德、到老年养慧,是一个整体性教育。对应在《弟子规》里面,就是一个行为模式链,“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这是一个人系统的完整的安全性保障性建构。所以,我对《弟子规》的基本评价是:到目前,我们还找不到一部比它更加方便人们应用的人生说明书。

从《弟子规》中学什么

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

有余力,则学文。

父母呼,应勿缓。

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

父母责,须顺承。

冬则温,夏则凊。

晨则省,昏则定。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