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前的相亲电视剧,相亲拿简历的电视剧

首页 > 影视动漫 > 作者:YD1662023-05-18 10:56:35

两人结婚的教室里,杜梅在黑板上写满了“爱”。

但久旱逢甘霖,往往也充满了暴虐。

结婚当天,两个人就开始作妖。

先从上床不洗脚开始,你刺我一句,我戳你一回。

慢慢地,升级成“你怎么又来了”“后悔跟我结婚了吧”

摔东西,烧房子。

杜梅甚至把方言五花大绑,用刀架着脖子,逼问“你到底爱不爱我?”

方言倒好,一头撞向玻璃,血顺着脑门往下淌,死也不回答。

三十年前的相亲电视剧,相亲拿简历的电视剧(9)

这一幕,直接把我看恐婚了。

两口子倒是愈战愈勇,闹到离婚也不见消停。

继续住在同一个屋檐下的他们,双双找新欢来气对方。

杜梅的“新欢”吐槽:“距离产生美,有了我和韩丽婷(方言的相亲对象),你们俩就有了距离,就美了。”

怎么会搞成这样?

心理学家罗兰·米勒在《亲密关系》中提到了一个概念,“伴侣的理想化”,又叫“积极错觉”。

意思是,很多人会用过于理想化的态度去看待爱人,觉得他哪哪都好。

结果长期接触后,滤镜没了,因为接受不了巨大落差,就会用“作”的方式,试图唤起另一半的关注,回到热恋的感情浓度。

但往往适得其反。

因此,作者建议大家:

要不断调整对伴侣的期待,以符合实际情况。

电视剧里,方言和杜梅,也在长达7集的“作天作地”里,逐渐校正了过于理想化的爱情观。

他们终于可以心平气和地回顾过去,承认“我们过去浪费的时间太多了”

电视剧最后,方言工作丢了,还得了重症肌无力。

等待他们的,是天光一丝丝暗下去的未来。

可杜梅的答案,依然是“有爱就可以”。

三十年前的相亲电视剧,相亲拿简历的电视剧(10)

他们一张一张撕开黑板上的报纸,蒙尘的“爱”再度显形。

这扑面而来的爱。

你,敢不敢接?

三十年前的相亲电视剧,相亲拿简历的电视剧(11)

《北京人在纽约》里,

物质与爱情的拉扯

现代人的答案,我不知道。

但90年代开头,人们觉得义无反顾。

那时,爱是唯一的英雄主义,足以对抗生活的种种动荡与庸常。

可是,当时代浪潮继续奔涌,哗啦啦地拍到每个人头上时。

曾经闪闪发光的“爱”字,注定碎成一地泡沫。

《北京人在纽约》,就是现实赤裸裸的写照。

试想一下,假如你在90年代,拖家带口地奔向纽约,想着一展音乐才华。

却沦落进破烂的地下室,还欠下900美元巨债。

更惨的是,学了12年的音乐,最后却只能进中餐厅里刷盘子;

连妻子都为了补贴家用,加班加到晕厥。

你们的爱情小屋,还能坚持多久?

而这,就是《北京人在纽约》男主王起明的梦碎。

悲剧还在继续。

有道是,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还会把窗也牢牢封死。

妻子郭燕好不容易得到了老板的赏识,本以为苦尽甘来在即。

没想到,王起明却跟《过把瘾》的方言一样失业了。

这让他越发自卑,不断自怨自艾“我是全纽约最没用的废物”“现在配不上郭燕”

而事业蒸蒸日上的郭燕,也看不惯王起明音乐梦抛之脑后、还一肚子负能量的样子。

夫妻俩十几年的感情,逐渐出现裂痕。

更雪上加霜的,是美国老板大卫对郭燕的追求。

大卫住别墅,开跑车,衣冠楚楚、风度翩翩,堪称美国梦的具象化。

他带郭燕兜风,到市中心的大厦里见客户,为她推开了那个“人上人”世界的大门。

而回到家里,眼看着房里的穷酸相,再看看老公醉醺醺的样子。

这一刻,郭燕彻底破防了。

现不现实?

三十年前的相亲电视剧,相亲拿简历的电视剧(12)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