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等到了16集刘姥姥二进大观园,众人饮酒行令,一场最具欢乐气氛的三宣牙牌令开始,围坐当中是宣令官鸳鸯,等到贾母对上一组,导演用强光源, 并以侧光的方式拉近镜头,将王熙凤极其夸张的讨好笑声、动作收进观众眼中,一个老于世故、善于逢迎的形象就此展现在观众面前。
这些笑都是有目的的,但她有些笑,其实是并没有带有目的。
同为16集,一行人乘船,凤哥儿一人在船头划拉船桨,此时笑声大放,问道“它怎么不动地方啊?”贪玩洒脱的笑声在湖面荡漾,她其实也不过是二十来岁的年华女子罢了。
03.但世人只道凤姐之泼辣、之玲珑,却很少体味凤姐心中之苦,王熙凤是《红楼梦》中家喻户晓的经典人物, 也是一个高度复杂的艺术形象。老一辈红学家王昆仑先生十分精辟地说道,
《红楼梦》的作者从来没有抹煞这一位美貌多才的少妇的内心深处的一点人性遗留。
她乃是“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请来金陵家”的王家之女,书中凤哥儿曾自己如此评价娘家,
“那时我爷爷专管各国进贡朝贺的事,凡有外国人来,都是我们家养活。粤、闽、滇、浙所有的洋船货物都是我们家的。”
有如此深厚的背景,加上天仙般的容貌,还有七窍玲珑的心思,她本该是这十二钗中过得最好的那一位,但偏偏落了个“草席裹尸”的结局(电视剧的结局乃是红学家根据前八十回伏笔进行撰写)。
王熙凤看似是集权利为一身的“管家奶奶”,但她也绝不是永远高高在上的,她其实也只是封建族权和父权压迫之下的媳妇和妻子。
在贾府“一个个像乌鸡眼似的,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的环境中,她有两个天生的克星,第一个便是她的婆婆“邢夫人”。
在电视剧第一集《林黛玉别父进京都》中,王熙凤的“人未到声已到”的镜头拍得颇为讲究。先是笑声传来,随即镜头随着仆人的脚步转移至屏风之后,镜头的调切到林黛玉,特写的疑惑应了书中的那句,
“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是谁,这样放诞无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