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喜剧图解

首页 > 影视动漫 > 作者:YD1662023-05-21 16:22:40


二、一味讨好别人,并不等于高情商

孙同是个实至名归的“暖男”,习惯了讨好别人压抑自己。

和郑多多同时爱上高璐,却碍压抑自己的感情,不敢跟高璐表白,反而在每次高璐跟郑多多吵架的时候,他都冲在最前面充当“和事佬儿”;

发现郑多多与莫默关系暧昧,怕伤了郑多多的面子,孙同压抑住了自己说出实情的冲动;

眼看被高璐就要识穿郑多多和莫默的不正常关系,孙同想方设法帮郑多多遮掩,还阻止莫默跟高璐说明情况,因此被莫默骂是郑多多的一条狗,他也毫不反驳;

孙母担心他因为莫默而跟郑多多决裂,丢掉工作和北京户口,装病给他施压,让他放弃莫默,或者干脆撒谎骗郑多多,他选择了妥协,却被莫默拒绝,于是他牺牲了自己的爱情,换来了郑多多和孙母的心满意足。

那个温顺谦卑,善解人意的孙同又回来了,友谊修复了,母子关系和谐了,他内心却十分痛苦。

半个喜剧图解,(5)

记得曾有人说,高情商与低情商最大的区别就是说话、做事能否让别人感到舒服。

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人情社会,周围人——家人、爱人、朋友、亲戚、上司、同事、老师、同学对自己的评价似乎都很重要,我们常常依赖这些评价来判断自己的表现到底是好是坏,自己的能力是优是劣,自己的言行是否正确得体,这些也似乎决定着我们被别人和被自己接纳的程度。

也因此,讨好别人一定会带来好处——获得别人的好感、认可、好评,从而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一方面可以在别人的正面评价中满足自己的“存在感”,另一方面,也可能得到一些实际的好处。

比如孙同就是得到了郑多多的“收留”,得到了他穿剩下的旧衣服,得到了一份稳定体面的工作,直属上司的巴结,户口问题也有望得到解决。

当然,讨好别人并不能跟纯粹的利益交换,或者处心积虑迎合奉承划等号,因为讨好型人格常常没有明确的功利性的目的,而是一种习惯了的跟外界相处的模式,或者反应机制。

但值得警惕的是,讨好别人与高情商有着本质的区别。

高情商的人让别人感到“舒服”的前提是,保护好自己的边界,守住自己的底线,忠于自己的内心,其次才是用幽默、委婉或者迂回的方式,得体地化解利益、观点冲突,让别人感到舒服。

简而言之,就是既把事儿办了,又不得罪人。

半个喜剧图解,(6)


三、不要活在别人的评价里

我们从小生活在社会的评价体系中,小时候,“别人家的孩子”就是我们被父母评价的参照物;上学了,考试成绩似乎成了好学生和差学生的评价标准;工作了,业绩、收入水平、房、车又成了社会评价我们是否“成功”的硬性指标,久而久之,我们也靠这些外在的评价标准来定义自己。

孙同这个角色,是千千万万个跟我们一样,凭借自己努力和勤奋,借助教育实现越阶的典型代表。我们从小被教育要努力符合各个阶段评价标准,才能“出人头地”,才能得到大部分人的“认可”。不可否认,我们潜意识里早已习惯了这样的“讨好”规则的模式。

包括跟莫默相亲的“快板男”,也提醒莫默“社会的规则就这样”,而对她耿直地拒绝行长“加塞儿”的做法表示否定和质疑。

好像谁都可以跳出来指责你,这也不对、那也不对,总之,不管你自己认为对或者不对,只要与别人认为的“应该”背道而驰,让别人感到失望、愤怒,在别人的评价体系里被给了“差评”,就一定是你不对。

半个喜剧图解,(7)

岳麓书院有一副很长的对联,是这样写的: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数。其中,毁誉听之于人的意思就是,不要被别人的评价所左右,别人对你如何评价是他们的事。

你做得再好,也总有人嫌弃,因为评价的标尺掌握在别人手里,每个人手里都手持一副,他们的喜好因人而异。

“人无完人”,你真的不必逞强,总是试图去演绎别人眼中那个“完美”的人设,记住,你就是你,独一无二的你,喜欢你的人不会因为你的缺点而抛弃你,而厌恶你的人,也并不见得会因为你的讨好而喜欢上你。

不要被别人的评价,轻易左右了你的人生,在不违背法律、道德、伦理的前提下,你的爱恨情仇、喜怒哀乐对你而言才是真正有意义的东西。

半个喜剧图解,(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