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香电视剧哪年上映,菊香电视剧讲的什么

首页 > 影视动漫 > 作者:YD1662023-05-21 23:26:19

记得小时候,没少跟着父母一起看《喜盈门》《篱笆·女人和狗》这样的农村题材剧。后来,这类电视剧越拍越长,剧情越来越扯,离农民、离乡村也越来越远了。

随便翻检一下记忆,能说出来的、还不错的农村剧竟是2004年在央视首播的《当家的女人》。

菊香电视剧哪年上映,菊香电视剧讲的什么(1)

电视剧《当家的女人》主人公菊香

一部电视剧能火15年,演员演得好是一方面,关键是剧本写得好,故事真实接地气儿,人物有血有肉,个个立得住。

《当家的女人》的编剧是河北省文联副主席、石家庄市文联主席、作协主席、国家一级编剧周喜俊。近日,周喜俊推出“当家系列三部曲”的最后一部——《我的幸福谁当家》。

菊香电视剧哪年上映,菊香电视剧讲的什么(2)

《我的幸福谁当家》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一次次回到农村,打捞最鲜活的故事

1959年,周喜俊出生在石家庄行唐县东市庄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973年初中毕业后,她留在村里当了农民,一干就是十年,真正务过农、干过活。

改变的机会来自写作。1978年,周喜俊在《河北群众文艺》发表了《一捆韭菜》;1982年,《辣椒嫂》发表,引起轰动,周喜俊因此受邀参加了北京《曲艺》编辑部举办的创作班;1983年,周喜俊被破格录用,安排在行唐县文化馆工作,从此走上专业创作的道路。

菊香电视剧哪年上映,菊香电视剧讲的什么(3)

周喜俊

创作之初,周喜俊就将目光对准了广袤农村,此后几十年一直没变。所以她一次次回到农村,在生活的海洋里打捞最鲜活的故事、最动人的细节、最真实的情感。

所有作品中,最负盛名的要数电视剧《当家的女人》了。这部剧在很多人心中“最喜欢的农村题材剧”排行榜中,都占据一席之地。这部剧获得全国“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飞天奖、金鹰奖等多项大奖,15年来久播不衰。

对原来的文字不满意,8万字废掉重写

《当家的女人》2004年在央视首播,《当家的男人》是2005年写的。2008年,周喜俊开始创作“当家系列三部曲”的最后一部——《我的幸福谁当家》,中途却接到了帮扶任务,来到鹿泉李村镇。

在这里她了解到,吴冠中等中央美院的画家们曾在李村生活过,于是放下已经写了8万字的《我的幸福谁当家》,抢救性创作了《沃野寻芳——中央工艺美院在河北李村》一书。

等回过头来继续《我的幸福谁当家》时,周喜俊对原来的文字不满意了,看到农村的巨大变化,她又有了新的思考。于是周喜俊将原来的8万字废掉,多年来在大江南北的农村采访的积淀全部激活,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齐刷刷涌现到了面前。《我的幸福谁当家》于2018年完成定稿,2019年1月正式出版。

菊香电视剧哪年上映,菊香电视剧讲的什么(4)

周喜俊(右)在鹿泉张堡村深入生活搜集素材

现在呈现给大家的《我的幸福谁当家》,时间跨度40年,从田水生从部队复员回王家峪村,一心带领大家脱贫致富写起,细致地描述了他经历的各种挫折。

书中还穿*他和青梅竹马的恋人黄彩萍、以及后来的妻子陆凤娇的感情纠葛,人物命运曲折复杂,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可以说是改革开放40年农村的一个缩影。

“你能编故事,但编不出那么精彩的细节”

当年看《当家的女人》,乐趣之一就是鲜活生动的语言。张菊香嫁进李家,一直为这个家操心的姑姑李月春看不惯菊香,说她“属藕的”,心窟窿眼儿多着呢。

菊香*,二柱卖血为她买了点营养品,骗她说是姑姑给的钱。菊香很感动,说:“没想到,姑是属暖水瓶的,外冷内热,遇到正经事,还真像个长辈的样子。”

菊香电视剧哪年上映,菊香电视剧讲的什么(5)

电视剧《当家的女人》中的姑姑

读书不像看电视那么有画面感,但《我的幸福谁当家》保持了淳朴自然、活泼生动的语言特色,读起来十分有趣。

比如,田水生回村,黄彩萍的母亲王秋兰说他的改造乡村计划,“墙上画饼充不了饥,泥捏的饺子上不了席”。

陆凤娇喜欢田水生,她母亲花梅枝不以为然:“一个农村小子能好到哪里去?茶碗里的一颗豆,再好也长不出多高的苗儿。”陆凤娇反驳:“咱不也是农村人吗?怪不得我爸说你是沙岗上的扫帚苗,分明不是树,还觉着比树高。”

书中还有很多动人的细节。比如,迁坟动员会惹出了乱子,草草而散。这时,草丛里突然窜出一只受惊的褐黄色野兔,慌不择路,一头撞在了坟堆上。“它大概是撞蒙了,打了一个滚,条件反射般直立起两条后腿,两只前爪抱在一起,似冲众人作揖微笑。”这种细节,想不出来,也编不出来,只有从真实的生活中来。

周喜俊说,网上能搜索到的是信息,搜索不到与人民的感情。你能编故事,但编不出那么精彩的细节。

“在家里苦思冥想半天,还不如老百姓两句话”

周喜俊说:“下去是一种享受,生活中那么多有意义的东西,你在家里苦思冥想半天,还不如老百姓两句话。”

待在城市想象农村,能想到的是,农村越来越空,越来越静。只有深入生活,你才会发现,“空心村”现象的同时,也有乡村振兴的生机。

周喜俊说:“我从来不相信‘乡村消亡’的怪论,乡村振兴中有那么多典型,通过文艺作品的力量宣传出去,带动还没有思路的地方,照亮乡村振兴的前景。我觉得这是文艺工作者的使命,也是我们现在应该肩负的职责。”

■文/河北青年报记者张翠平

■编辑/贾立芳

■供图/石家庄市文联

版权归河北河青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