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针对此次战争依然无法容忍,为维护奥林匹克精神与中国国家利益,更是为阿富汗人民发声,中国也以准备不充分为由,拒绝了此次奥运会。
这届奥运会从开幕到闭幕都透露出两个字,那就是大写的尴尬。在开幕式上,67个参赛国家中有近10个国家未派运动员参加入场仪式,仅仅是派出旗手参加入场仪式。
苏联为这届奥运会所修建的偌大场馆显得格外冷清。
更滑稽的是在会旗的交接上,上届的举办国加拿大已在公开场合表示抵制这届奥运会,会旗的交接工作只派了一名代表,而蒙特利尔市长根本没有出席。
此次奥运会的公平性也得到了世界各国的质疑,因为在一些项目中各国纷纷怀疑苏联选手获得额外的照顾,导致即便参加了此次奥运会的国家也表示了不满。
更有外媒记者爆出苏联在这次奥运会中之所以得了奖牌榜第一,完全是因为众多实力强劲的国家根本没有参加而已。
更是有人直接提出:“莫斯科的奥运会直接将金牌贬值了一大半。”
因为各国的抵制,莫斯科奥运会的闭幕式也是相当冷清,总的来说,就是这届奥运会让苏联在世界各国面前颜面尽扫。
同时苏联在阿富汗战争中没有讨到一丁点的好处,甚至还陷在其中,根本无法自拔。
可以说,苏联的这场战争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直到1987年正式从阿富汗撤兵苏联共派出近150万的士兵,耗费资金高达450亿卢布。
损失惨重的苏联也在4年后解体。
奥运会本该是和平的象征,是缓解战争的一场体育盛事,却硬是成为政治交锋的工具,加上政治色彩的奥运会失去了该有的意义。
回顾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正是苏联将其作为政治工具的表现,借着奥运会来彰显本国的超级大国形象。
本以为出兵阿富汗世界无人敢发声,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各个国家竟纷纷抵制,所谓多行不义必自毙也是苏联最终解体的主要原因了。
受战争拖累,苏联的经济一落千丈,加上国内局势的影响,因此再无法与美国抗衡,与阿富汗的战争也被迫狼狈撤兵。
奥运会的奥运精神对实现各个国家和平、友好交流有着积极的意义,是鼓舞全世界人们团结一致、勇于面对挑战的体育盛宴。
莫斯科奥运吉祥物--米莎之泪
因此,奥运会不应沦为政治的工具,而应成为维护世界团结、和平的方式。
同时,对于奥运会来说,它的举办是受到世界人民监督,奥运会的“团结、和平、友谊”的精神不容置疑,更是不容践踏的。
参考文献:
龙锦林. 杯葛莫斯科奥运会始末[J]. 体育文化导刊, 1988(2)
熊敏. 莫斯科奥运会:另一次莫斯科保卫战[J]. 中国商界, 2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