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出以后,唐德也没有做过多的宣发,《东宫》好坏生死有命。从上线第3天开始,《东宫》的收视热度一跃成为优酷第一,微博豆瓣的热度也逐渐起来,甚至和《镇魂》一样,出现了一堆“东宫女孩”,她们纷纷表示,只要熬过了前三集的尴尬期,就逃不过《东宫》的真香。的确,在第三集以后,《东宫》的剧情进入了发糖期,节奏相对紧凑,演员演技也都在线,无论从哪个维度来看,似乎都还不错。尽管和《招摇》比,《东宫》的收视很是一般,但对于目前的唐德来说,这个爹不亲娘不爱的孩子,却交上了最好的作业。
02
古偶剧审美僵化,古装剧出口在哪里
去年《延禧攻略》爆红,引起了不少观众探讨当下古装剧的审美。事实上,在很早之前,正午的《琅琊榜》就已经引起过一轮探讨了。当时网上出了不少跟《琅琊榜》学构图之类的帖子。
可以说,《琅琊榜》这样的作品使观众的审美更进一步。因为此后很长的一段时间,观众去评价一部电视剧好坏的时候,不再局限于剧情和演技这两个维度了,很多观众开始意识到,电视剧是一个制作流程,一部好的电视剧,无论从哪个角度都耐得住打磨。也许在过去,当观众们观看《少年包青天》这样的电视剧的时候,他们在乎的只有演员的演技和形象,但当1080p时代到来的今天,无数的瑕疵会被放大,制作的好坏,会逐渐和剧情、演员并列,成为评价一部剧好坏的重要准则之一。
从制作上来说,这几年国产剧几乎没有什么精品,而这些作品的通病却极度相似,几乎都是统一的高饱和色调,现代感的妆容和台词,以及五毛特效。
这是电视剧《花千骨》的某一场景,绿色的背景已经饱和到极致。而这样的审美,在当下绝大多数古装剧中,都能找到相似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延禧攻略》能在众多古装剧中脱颖而出,女爽剧并不是唯一原因,审美的进步,让《延禧》从气质就赢了目前百分之九十的国产古装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