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研究员 吕鹏
最近,电视剧《斗罗大陆》登陆网络视频平台,在热播的同时,对其评价呈现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势。支持的一方认为,演员表演到位、特效逼真,塑造了青春群像,有强烈的青春气息;反对的一方则主要认为,电视剧的改编较之原著删减过度,既未呈现原著所建构的恢弘世界观,也未表现出故事的复杂性,可谓十不一二。两种差别极大的评价,反映了热门网文IP影视化所面临的困境,即如何调和“原著党”的期待,从而生产符合电视剧创作规律的电视剧作品。
《斗罗大陆》的热播和热议,一方面源自演员的高关注度,更加重要的原因是热门IP自带的话题性。国产IP电视剧一般基于某一网络原创文化产品改编而成,产品可以是网络小说、网络游戏,也可以是网络形象。《斗罗大陆》是唐家三少创作的网络小说,曾荣登网络点击榜的首位,后被开发为动漫,也迅速跃居当年国产动画播放量的第一位,除此之外,还被改编成网页游戏、手机游戏、漫画等。网文和动漫《斗罗大陆》的极大成功,使其成为一个丰富的IP,因而在电视剧《斗罗大陆》上映后,迅速吸引了粉丝群体的眼球。
由此可见,近年来影视界热衷于IP改编,《步步惊心》《鬼吹灯》《盗墓笔记》《琅琊榜》《择天记》《甄嬛传》《花千骨》《何以笙箫默》等诸多网络小说的影视化,本质上都是看中了IP背后粉丝所代表的市场。IP既有的粉丝可以转化成影视作品的延伸受众,且在很大程度上会是主要受众,优秀的国产IP电视剧甚至可以直接预定其观众群;其次,优质的IP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电视剧的成功提供受众心理审美及质量的保证,保障电视剧的创作水准;另外,经典的IP,尤其是网络小说,大多故事性强、想象力丰富,适于电视剧的改编,并能给大众提供新的观赏需求。正是由于对市场的探求,使得IP为国产电视剧改编所重视,但要取得令人期待的口碑和市场效应并非易事,正如电视剧《斗罗大陆》两极化评价所带来的分裂,是IP电视剧改编的常态,而像《琅琊榜》这样几乎一边倒获称赞的电视剧还是少数。这说明国产IP电视剧的改编,有其应遵循的规则,从《斗罗大陆》改编的得失中至少得出以下三种标准。
第一,在IP的电视剧改编过程中,要整体把握其思想内容和价值观。相较于影视作品,网络原创作品因尺度把关等原因,质量往往良莠不齐,即便是热门IP也不例外。对于IP的改编必须符合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既不能宣扬封建迷信,也不能鼓吹个人英雄主义与自由主义,更不能言说历史虚无主义。因此,将网文改编为电视剧,思想内容和价值观是首先考虑的问题。《斗罗大陆》把青少年的成长和对善与爱的追求设定为整部剧的基调,既调整了原著升级打怪的目的,也深化了原著的思想内涵,起到一定的社会教育与引导的作用。然而,将电视剧的改编创作与社会效应相挂钩,并非借电视剧说教,而是要将思想内涵融于故事的叙述和人物的成长中,潜移默化地让观众信服。这一点,《斗罗大陆》的创作依然不够自然,显得有意为之。
第二,不同的艺术形式拥有不同的特征,IP的影视化改编要符合媒介特性。电视剧作为一种声画结合的艺术形式,将抽象的文字内容转变为具体的形象,则固化了想象。因此,IP的影视化改编,从演员的选择到画面的塑造再到特效的制作,需要最大公约数地满足粉丝的想象,才能产生一定程度的认可与满足。《斗罗大陆》选择流量小生肖战作为唐三的扮演者,基本符合粉丝们对于人物的想象,而该剧在画面设定和特效制作上,也能呈现出原著的一些场景和想象。但“偶像粉”对演员演技的认同,并不能等同其他观众尤其是“原著粉”的肯定,因此,后者整体上对演员的演技、台词等批评较多,这也是IP媒介化呈现需要注意的地方。
第三,IP的电视剧改编要量体裁衣。以网文为代表的热门IP大都体量庞大,比如网文《斗罗大陆》有700多章,300多万字,而每一章几乎都可以改编为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不同于网文的体量,电视剧显然无法呈现如此之多的细节和场面,只能量体裁衣、删减内容,这也成为原生IP对于改编作品诟病最多的地方。《斗罗大陆》中删除了原作的很多内容,比如缺少了穿越元素,故事铺垫得不够细致,改变了原来比较西化的玄幻设置等,虽然该剧重点聚焦于剧情主线,但还是引起很多“原著党”不满。事实上,该剧能够逻辑自洽地展现出原著中的魂环、史莱克七怪的热血青年成长史等内容,让观众获得消闲的享受,感受成长和青春的追求与奋斗,就不该过于求全责备。
总而言之,国产IP电视剧的改编创作依然处于探索阶段,经典IP的持续和更加完善的市场开发依然是我国影视工作者们需要面对的课题。而探寻新的发展机制与开发机制,比如引入季播的概念,分部进行电视剧的长期开发,打造长寿的电视剧品牌,并努力减少因删减而给粉丝带来的遗憾,都是可以尝试与探讨的。言而总之,寻求更加符合市场、满足民众需求的创作之路,才能给观众带来更好的艺术满足。(吕鹏)
来源: 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