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鹰捕捉器做法,老鹰捕捉器的制作方法

首页 > 影视动漫 > 作者:YD1662023-06-01 02:35:29

作者:王泰祥

来源:乐亭文化研究会《读乐亭》杂志||今日头条号:乐亭故乡人

按:本文仅为昔日生活的真实记录,请勿模仿。本头条号呼吁:关爱生命,保护动物,停止*戮,我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地球。题图来自网络,仅为配图,和本文无关

老鹰捕捉器做法,老鹰捕捉器的制作方法(1)

在几十年前,玩鹰是个有趣的活动,特别在鹰抓猎物(兔子)之时,更是有趣。其实,放好鹰也不容易,只有养好鹰,才能放好鹰。养好鹰有很多的学问,养鹰要掌握鹰的知识,懂得鹰的习性,爱护它、尊重它,耐心地为它服务,才能养活、养好、养熟。鹰才能随人意,给你丰厚的回报。有关鹰的放养情况回忆如下:

一、捕捉(打鹰)

一种方法是在树林的空旷处或较大的坟地里,设网捕捉。工具是用一个长六、七尺,直径一尺的圆筒形串笼。内装一鸽子做诱饵,南北向平放于地表。片网一方,方六尺,四角各缀铜钱数枚。再竖两根细竹竿支撑在串笼腰部上方。谚云:“鹰眼、兔耳、瞎子心”为最灵。说,“鹰有滚豆之能”(在高空即能看到地面上的豆粒)。它在半空中飞翔,看到诱鸽,迅即猛扑下来。鸽见鹰来,急忙逃向串笼的另一端。鹰紧追不舍,不慎撞在网上。网落于地,把鹰蒙在网下。鹰惜翎毛,不敢乱动。在网不远处,搭一藏人草棚。人窥见鹰落网,先递给它一件东西,如鞋、帽、衣、物等,让它抓住,“眠了爪”(zhao 抓紧了),防止抓人。然后抓住鹰腿,给它戴上一个特制的帽子,蒙住头腿,只露嘴鼻。挂上绊和缰绳。拴在筐沿上,再等待捕捉第二只。

另一种方法是“套”。工具有长竹竿一根,绳套一个,缚于竿头。在刮西北风的天气,日落时,留心观察荒野中的孤树。见鹰宿于树上,暂不惊动它,待天黑后去捕捉。鹰和其它鸟一样是“雀盲眼”(夜盲)。它睡觉时把头藏在翅下,听到声音,惊觉起来,伸长脖子乱找。人打着手电把套子套在它脖子上,然后拉下树来。

捕鹞子的方法和工具与捕鹰等同,只是诱饵用麻雀。鸽子和麻雀的特点是:见到鹰、鹞子时,在串笼里飞跑。鹰鹞急于追逐,不慎撞网。其它鸟和鸡鸭等,见到鹰、鹞就趴在地上,不敢动弹,任其抓吃,这就撞不到网上了。

鹰鹞落网后,先称其体重,留下记录作为基数。一般出猎时的体重,为落网时之七至八扣。

鹰之优劣

1、体重者优。落网时的重量一般在老秤18两以上者即能干活,大者有30几两的,劲更大,普通的都在二斤上下。

2、头大、嘴大、“手把”(爪子)大、腿粗、毛眼大有神者优。

3、毛色有黄、黑、红、紫等数种,黄色者优,红鹰最好,但属稀物,不可多得。

4、分类,有“儿子鹰”、“破货”、“老片”等数种。“儿子鹰”为当年生。背羽黄红色,肚白色,有顺纹黑花。优点是:易驯养,干死活儿,但无捕猎经验,市场售价较高。“破货”,二年生。背羽紫色,胸白有横顺兼有紫黑花纹。“老片”,三岁以上。背近黑色,胸羽特白,带横花纹。这类鹰不好驯,易回生,但有捕捉经验和技巧。市场售价较低。还有“笼鹰”和“回山笼”。“笼鹰”因为活儿好,春节前舍不得放飞,笼养一年待第二年再用。“回山笼”是玩了一年,头春节放飞后,第二年又被捕住,这两种鹰即好驯养又有捕兔经验,有巧把。

不过,这两种鹰都很少,因为笼鹰一年得吃四五十斤肉,还得侍候其8个月,一般笼不起,回山笼更是罕见。

二、驯养(熬鹰)

驯的目的是让其认人、认声音、认套袖、认食。认人是和人交朋友,知道人是帮助它,而不是加害它。最后达到不怕人,依靠人。认声音是人在熬练和喂食时,不断发出“嗨!嗨!”的呼唤声。使之形成条件反射,听到嗨之声,便飞奔而来。认套袖,是用白布(白色显眼)做一棉套袖套在胳膊上。架鹰和喂食时,让其站在上面,久而久之,看到白套袖认为上面有吃食,便马上飞来,落在上面。认食(肉条或肉片),是见到肉后便立即飞来吞食。这叫“小食乱了”。

熬鹰的时间有“十天鹞子,半月鹰,小斑梭三天向外扔。”之说(斑梭是一种小型鹞子,学名不详),“向外扔”是指鹰架着放,鹞子、斑梭等是扁着(握在手中)放,掷向小鸟。实践体会,鹰半个月是熬不熟的,得20天至一个月。尤其是老鹰,更不易熟,熟了还回生。

熬鹰的方法

落网后,首先在其双腿上加绊,再拴上一根带有转轴,二尺多长的缰绳。尾根上部栓一铃铛。铃铛下垫一块薄皮垫。以备飞行和落树时,听到铃声容易发现。

在院中埋两根竖桩,树桩间绑一横棍,棍上绑上一层稻草或谷草,备白天架鹰。在室内放一把椅子,椅背上也绑上一些稻草或布条,备夜间熬鹰。因为老架着胳膊要困,再者连续熬鹰,人也受不了。架于椅背上,缰绳握在手中,人可以小憩,见到鹰有困意时,便拉一下缰绳把鹰惊醒。熬就是不让它睡觉。

鹰食以牛肉为主,也可喂些猪肉,但不能带油膘。喂时用清水泡一下,不能带血。根据底膘的比重,随时调膘。特别是在出猎前,尤为重要。膘低了没劲,抓不住兔子,就需要喂血食。如:老鼠、鼹鼠及各种鸟类。带血喂,膘很快就上来。膘高了要“喂轴”或“打水”。轴是用青麻缠一小球,夹在肉片中,送入鹰嘴。鹰、鹞是“化骨不化毛”,第二天这个“轴”就从嘴中甩了出来。打水是含一小口水,把一导管插入鹰嗉中,把水缓缓吐入鹰嘴中。膘很快就降下来。

鹰初落网,需要戴着帽子。盖住眼睛,防止乱飞。夜间熬时摘掉帽子,让它熟悉人和环境。这样过去三、四天,就可摘掉帽子,这叫“敞开脸了”。它起初不吃食,合着嘴,把牛肉片塞进去,它不咽还甩出来。过几天,就开食了,在以后就会自己鹐着吃了。

“扁倒的鹞子,架倒的鹰。”熬鹞子得经常握在手里,熬鹰则需长期架在胳膊上,才能熬熟。为培养它的胆量,哪里热闹架着它去哪里,如:皮影台根、大鼓书场儿、秧歌场、红白喜事、擂鼓、吹喇叭、放炮的场合及集市上。让它练胆量,最后达到三不怕——不怕人,不怕各种声响,不怕各种颜色的衣物。视而不惊,听而不躲。和以上说的“四认”这就表示熬熟了。

为检验它的生熟程度,对它进行三次放飞考试——叫线、叫架、和试捕。叫线是一个人架着鹰,另一个人带上套袖,放上肉,相隔一米叫它,如去了,再隔两米、三米五米、十米依次叫;如成功,就叫架,相隔四、五十米,埋一根杆子,中间栓一条绳子或铁条,绳子中间套一铁环,鹰缰绳拴在铁环上,一个人在另一头带着套袖,放上肉片,“嗨嗨”地呼唤,鹰低飞扑向肉片抢吃,叫架成功。如不奔向肉片,而想高飞,这说明还欠工;第三次考试是在鹰缰绳上栓一条长绳,放跑一只家兔,让鹰去抓,如鹰直奔兔子将其抓住,全部考试合格,可以毕业了,不奔兔子而冲天而飞,这说明工还没到家。

三、狩猎

初狩。第一次出围,先天晚上要多熬一会儿。膘比正常要低一些、在六、七扣秤。鹰因饥饿,见到兔子穷追不舍,但因膘低,没劲,老打兔子屁板而抓不住,兔子逃脱,也表示成功。因为它干活儿,而不飞走。如果抓住兔子,就不再抓第二只了,让它吃个饱,以资鼓励,有一就不愁二、三。

鹰再熟,在出围的先天晚上也得熬一会,这叫“见见灯”。不能多喂和高膘。正像曹操说吕布那样:“养君譬如养鹰,饥者为用,饱者扬去。”

出围前准备好提兜、水瓶、兔头或者死鸟、杖竿等物。每次出围前,先用巾子(一种特制的小袄)束住鹰翅,防止乱飞。过秤,看是否在标准分量上下。然后再遛一会。见“条”(鹰拉屎叫打条)下来了,肚子空了,再去出围。鹰鹞是“吃红肉拉白屎”。如果屎中有红或者黑杂色,说明鹰有点毛病,需喂药。

出围最少得两、三人,一人驾鹰,其他人拿竹竿赶杖。如赶杖的首先发现兔子要喊“张鹰”,就是把架鹰的胳膊扬起来,让鹰看到兔子。如鹰先发现兔子,就“抢围”,从胳膊上飞下来奔向兔子。鹰平时也经常飞离胳膊,这叫“*架”,“*架”是昂头向上飞。“抢围”是低着头“抱着草飞”就是低飞,离地面不远飞行。

兔子爱在庄边、场内、地头、地脑处呆着。一是好找吃食,二是离道近,有了情况,便于逃跑。在大地里爱在垡过的地、拾过茬子的地的土坷垃阳坡卧着。从很远它就能听到人的脚步声,两只耳朵竖起来上下摆动探听情况。日光一照,显得很红。人离二、三十米就能看到。在草地上爱在有一小片矮草的地方捣一个小窝。多半个身子坐进窝中,头耳在外。矮草既能隐蔽,又不影响听觉和视线。还便于逃跑。这样的窝不只一处,所以“有狡兔三窟”之说。“兔子不吃窝边草”也是事实,吃掉就不利于隐蔽了。它从早就已经听到人的脚步声了,可是人不走到近前(有时几乎踩住)它不跑。但一起跑,就快如离弦之箭,“一蹦仨垄”人们用“静如处子(未出阁的闺门秀女),快如脱兔”来形容它的快速,一点也不为过。《木兰辞》上有:“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的句子,我们放了多年鹰也没看到过这种动作。只看到耳扑朔。

鹰会抓兔子是它的本能。但抓的方法各异。一般是抓鞧(臀部),掏裆,老牛箍嘴,双抱头等几种。有时几种方法同用。兔在前头跑,鹰追到后,先用一只爪抓住其后鞧,兔子被抓,下意识的一回头,鹰的另一只爪,立即给以老牛箍嘴或陶裆(抓进肚皮),把兔子搬倒。这时兔子边踢,边发出类似小孩哭一样的哀嚎。人没赶到鹰死也不撒把。人到后,首先抓住兔子的一双后腿,防止蹬了鹰或逃跑。再递给鹰一个兔子脑袋。鹰知道人是来帮它,人一上手,鹰就撒了把,去啃兔头。有时,鹰不松爪,就用中指顺着鹰腿下去,抠它的脚心,它就撒开了。这时人先垫兔子腰,就是把兔子脊椎骨撅折,让其下肢瘫痪,但还活着,扔进背包。

另一种抓法是双抱头,这是一种有经验鹰的“巧把”。一般鹰追兔子是“抱着草飞”,就是离地面一米多高追逐,待兔子上岗,下坡,遇到坎坷时下把。这种鹰见兔后,直冲云霄,在上面瞭望。兔子看到鹰未追来,便放松了警惕,放慢了脚步,稍一迟疑,鹰自半空急冲直下,双爪一起抓住兔头。兔子一惊,不自觉的双腿一跳,鹰顺势把其拎起一丈多高,再随兔子吊落于地,有时人跑到时,兔子已被窒息而死。

每抓到一只兔子,把鹰也累得筋疲力尽。需要休息一阵子,让它咬几口兔头上的残肉,但不能喂多了。等到一抖落毛,证明体力已恢复,再去捉第二只。如太累不抖落毛,就用水向它身上喷一下,有助于恢复精神。抓到两三只后,鹰过累,就不愿干活儿了。见到兔子,追一阵,追不上就飞到树上去休息。这时,就需“上供”。把套袖和肉放于地面,上面摆上个兔子头,鹰歇过劲来,抖抖毛,飞下树来啃兔子头,过一会儿再去放。

兔子的应对与反抗

二斤重的一只鹰,降服一只三、四斤(大的有五斤以上的)实属不易。兔子的拼死挣扎,鹰的奋力捕击,这是一场生死搏斗。每抓到一只兔子都要把鹰累的气喘吁吁,特别是遇到有应对经验的老兔子,俗话说“人老奸,马老滑,兔子老了不好拿。”更为不易。

兔子应对的方法有:

1、打桩。兔在前急跑,鹰在后紧追。追至切近,兔子骤然一蹲,鹰没思想准备,飞得又急,一下栽在兔子前头。正在倾的发蒙时,兔子已调转方向跑出很远。

2、急转弯。鹰追至切近,兔子一个急转弯,把鹰甩在一旁,倾一下。鹰再起飞,兔已跑远。

3、找避风港。利用环境,借以躲避。如逃进树丛、土洞。鹰怕戗了翎毛不敢钻入追捉,只有落在树上或树丛旁,等待人赶到后,把兔子赶出来,再起飞追捉。

4、捉迷藏。钻入窑洞、柴草堆里,人赶到后,用杖竿扎也不出来。有时,用杖竿打住。

5、蹬鹰。鹰赶到,兔子猛抬起后退急蹬,有时把鹰蹬伤。

6、“射箭儿”。兔向前跑着,见鹰赶到突然向上直窜,鹰无从下把,戗在一边。

7、兔子最厉害的一招是:鹰的一只爪,抓进兔子屁股后,兔子不回头,拉着鹰向前猛跑。鹰爪眠了爪,一时拿不出来,只能搧乎着翅膀,被动的被拉着跑,有时就把鹰腿拉伤。更严重的是:兔子拉着鹰钻进树行子,棉花地、茬子棵。兔子在垄间跑,鹰在上面被这些障碍物刮着,不是戗了翎毛,就是打了膀子,拉坏了腿。也有被拉死的。

翅的修复。每次出围回来,都要检查一下鹰的腿、爪、翅、尾是否受伤,以便医治和修复。如鹰的一只腿不敢沾地,说明腿有伤,就需要休息。如翅翎、尾翎被戳折,影响飞翔和速度,就需要修复,用鸡翎接上。用胶粘或者线缠在断翎根上。

捕猎的时间大约三个月。“去暑鹞子,白露鹰”是说从这个节气开始,驯养、围狩。“‘小雪’兔子挂掌”,就难拿了。春节前收围。因消费过重(每天得二两多肉,笼养起来的很少),就把鹰撒放了。放飞前,把鹰栓在架上。架上绑上一直死鸡,让它随便吃。待过几天,原了膘(恢复到落网时的膘),也回生了,就解开缰绳,任其飞走。如没有这段返生过程,解开缰绳它飞了还回来,或被人逮去害死。

这是十几岁时的一段回忆,里边的一些术语(行话)不知该用哪个字,记忆也可能有错误,请行家里手指正。

(作者王泰祥,乐亭县教育局退休干部。)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