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到底讲述了什么,资治通鉴到底有没有用

首页 > 影视动漫 > 作者:YD1662023-06-01 22:50:43

资治通鉴到底讲述了什么,资治通鉴到底有没有用(1)

“通鉴是什么书

《资治通鉴》,是北宋著名大臣、史学家司马光(1019—1086)主持编写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是什么意思呢?这个书名是宋神宗起的,他对这部书的写作目的和主要内容有过很到位的阐释:

资治:有资于治道——对治国理政有帮助。

通鉴:鉴于往事——借鉴各朝各代历史故事。

资治通鉴到底讲述了什么,资治通鉴到底有没有用(2)

宋神宗像

而《资治通鉴》,就是为了有助于治国理政,帮助人学习和借鉴各朝各代的历史的这样一部书。

《资治通鉴》讲了哪些历史呢?它是按年、月、日顺序记事,从春秋末期韩、赵、魏三家分晋(前403)讲起,直到宋太祖开国之前一年(959)。这本书把中国古代的16个朝代、1362年的历史串联起来,让读者可以把握一个整体性的脉络。

为什么今天还要读“通鉴

《资治通鉴》诞生之后,首先是成为一部经典的皇帝教科书。历朝历代的皇帝、大臣,和想要为国家出谋划策的读书人,都要读这部书。《资治通鉴》在治国理政方面的价值,使它成为当代的党政干部、企业管理者,以及给以上两种人写讲话稿的人必读的参考书。

《资治通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它在史学史上地位也很高。它与纪传体通史《史记》,并称“史学双璧”。“二十四史”里除了《史记》,其他各家正史,单独拿出来,知名度上都难以和《资治通鉴》相提并论;“二十四史”还得“成团”之后,才能压得过《资治通鉴》的咖位。因此,《资治通鉴》是历代读书人学习中国古代历史的必读书,也是当代学者做研究必须参考和引用的书。

资治通鉴到底讲述了什么,资治通鉴到底有没有用(3)

司马光

《资治通鉴》不仅是一部历史上的名著,也早已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一些我们熟悉的成语典故,都来自《资治通鉴》,比如口蜜腹剑、请君入瓮、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等等。

《资治通鉴》的内容也经常出现在中学语文、历史课程的阅读和考试材料之中,所以学生群体也不妨主动扩大阅读面,在课外多了解《资治通鉴》的相关内容,以便在学习中驾轻就熟。

总之,无论是党政机关和企业管理人员,专业学者、普通传统文化爱好者,还是学生群体,都应该阅读《资治通鉴》。

读“通鉴,选中华书局的产品

《资治通鉴》如此经典,中华书局围绕着司马光《资治通鉴》这部名著打造了结构完整、质量优秀的产品群,我们可以称之为“通鉴家族”。

中华书局的“通鉴家族”自1956年第一部标点本《资治通鉴》起,至今已经发展出数十种相关单品,有繁体竖排文言的,有简体横排文言的,有白话文的,也有现代阐释《资治通鉴》的作品,可以全方位满足不同类型的读者需求。

经典版本

资治通鉴到底讲述了什么,资治通鉴到底有没有用(4)

首页 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