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江”还是新时代的“厄里倪厄斯”?
《禁忌女孩》与传统“以正胜邪”的复仇模式不同,而是以“恶”惩恶。女主“娜诺”兼具正义审判者、地狱使者的双重属性,在每集的独立故事中,如“魔鬼的钩子”牵引出人性中隐晦的恶,并使其覆灭。“娜诺”其实在每个人心中。
有许多人认为“娜诺”这一角色套用了伊藤润二笔下“富江”的人设,二者也确有重合之处:迷惑性的美艳怪物(高中少女)、恶的化身、死不尽。
但故事内核有本质区别:“富江”是无来由的恶,独立于规则之上,重复被**死而后不断自我增殖;“娜诺”的恶有因果,是建构在社会公义的土壤之上的,既是迫害者,也是加害(复仇者)。“富江”令人恐惧,“娜诺”则给人暴力美学式的快感。
▲左“富江”;右“娜诺”
“娜诺”令氧叔想到厄里倪厄斯。厄里倪厄斯是希腊神话中三位复仇女神(不安、妒嫉与报仇)的统称,通常被描写成红眼蛇发、长着蝙蝠翅膀、手持鞭子的女性。她们因仇恨而诞生、因惩罚罪恶的复仇*而存在,复仇方式也尽显暴力。其与“娜诺”的动机、手段、目的不谋而合,不过后者更隐晦,是潜入的。
▲厄里倪厄斯
西方有句谚语:复仇是甜蜜的。而人们爱看这类女性复仇爽剧,原因无非以下几点:一是在女主由受害者转换为加害者时,观众会自我代入并共情到绝望复仇的快感与宣泄,满足报复心理。《狗镇》、《末路狂花》、《水果硬糖》都有这种价值观的体现。
二是复仇主体为弱势地位的女性,对应觉醒的女性主义。同时揭露社会黑暗、符合公义、人情,自带轰动性,也迎合了观众同情弱者的心态。《禁忌女孩》直击未成年性侵、校园暴力、教育体制等问题即是例子。这点让人联想到《少年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