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巴达300 勇士结尾,斯巴达300勇士最终结局

首页 > 影视动漫 > 作者:YD1662023-06-03 09:44:46

【2】“有色人种”

同样是在《斯巴达300勇士》开头,领头的波斯使者是一位黑人。印象中,2006年前后,欧美还没有兴起什么“政治正确”,所以,黑人的出现绝对不是为了什么“平衡”,而是当时波斯帝国“多元化”的一种展示。

薛西斯的波斯大军是由陆军与海军组成,《斯巴达300勇士》讲的是陆军的一段遭遇,而《300勇士:帝国崛起》讲的则是海军的一段遭遇。

据希罗多德《历史》中的说法,薛西斯在帝国境内动员的总兵力达500万人,之前我们聊希罗多德的《历史》时,已经提过这个数字肯定是夸大了。

斯巴达300 勇士结尾,斯巴达300勇士最终结局(5)

但波斯大军的确算是一个多民族部队,战士们除了来自波斯,还有来自埃及、印度、埃塞俄比亚、腓尼基、西里西亚、伊奥尼亚等。

当时黑人的地位究竟如何,我翻过的历史书中没有明确答案。但我在看奥斯曼帝国历史的书籍中(如后浪的那本《奥斯曼帝国》),曾注意到阿伽(Agha)——苏丹寝宫的大太监,是由黑人专职。

斯巴达300 勇士结尾,斯巴达300勇士最终结局(6)

【3】斯巴达的“女权主义”

还是在《斯巴达300勇士》开头,在波斯使者与斯巴达王“交换意见”时,斯巴达王后*几句。这时,波斯使者十分愤怒,吼了一句——

女人怎么能在男人面前说话?

斯巴达300 勇士结尾,斯巴达300勇士最终结局(7)

这句台词看似突兀,实际上有它的历史背景。

在当时的雅典与波斯,女性的确不允许在这种(与政治有关的)场合“在男人面前说话”,甚至大多数情况下,女性的地位很低——但比奴隶高。

当时的斯巴达,撇开政治领域,女性的地位与男性差不多。斯巴达的女性相比雅典的女性更自由,她们可以拥有个人财产、享有经济独立,甚至可以和男性一起参加体育活动和合唱比赛。

与其说斯巴达人强调“女权主义”,倒不如说务实的斯巴达人相信让女性身心更加成熟后,更容易生出强壮的新一代,与其他希腊城邦的女孩在14岁左右就嫁人不同,斯巴达更鼓励初潮后的女性再成熟一些后才嫁人,这样实际上降低了低龄女性分娩时的死亡率。

不过,斯巴达人还鼓励女性为了多生孩子而“性自由”,这种默许的“背德”让其他城邦认为斯巴达的女性过于放荡——《斯巴达300勇士》中王后的(被迫)“献身”也有这样的影射。

斯巴达300 勇士结尾,斯巴达300勇士最终结局(8)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