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昆原型,何昆的历史真实情况

首页 > 影视动漫 > 作者:YD1662023-06-07 09:29:16

中国工农红十四军军长 何昆

何昆(1898年-1930年),原名何德晟,字克信,生于湖南省永兴县金龟乡。他10岁入私塾,塾师何海棠先生常晓以爱国大义,在他幼小的心灵中逐渐萌生报国救民思想。何昆从小性格刚强,见义勇为,并练就一身好武艺。

何昆原型,何昆的历史真实情况(1)

何昆原型,何昆的历史真实情况(2)

1924年,他与同乡何德介、何德用一起投考黄埔军校。由于他不具备初中以上学历,次年冬才被录取到预科。在军校,他受到*的直接教导,1926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6年春,中共黄埔军校特别支部吸收他为中共党员。预科期满后,他被分配至南宁分校第一步兵队继续深造。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何昆等左派学生被拘禁校内。晚间,何昆乘看守人员不备,顺水沟涵洞爬出校外,随即化装成农民,辗转回到广州,找到党组织,被派往西郊三水县石埉组织农民武装,准备暴动。

1927年12月,何昆参加广州起义,带领战士冲锋在前。起义失败后,在黄沙火车站被捕。他凭借习武基础,带领部分难友逃出关押场所,潜回永兴老家短暂停留。

1929年冬,何昆调任中共江苏(南)通海(门)特委委员,参与领导改编当地游击队和整顿农民武装,指挥游击队先后取得卢家庄、四甲坝、四扬坝等战斗的胜利,有力推动了该地区游击战争的开展。何昆在规范练兵的同时,向战士们宣传革命战士为人民的理念,提倡艰苦奋斗,动员战士向江西的红军学习,将每月津贴由6元减到3元。

1930年春,何昆参与创建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任军长兼第二支队支队长。全军下辖两个支队,1300余人,是当时江苏境内唯一的一支中央序列红军。他率部活动于南通、海门、启东、如皋、泰兴等地,先后攻克敌人多个据点,粉碎敌人多次“进剿”,建立通海如泰根据地。

1930年4月16日,在如皋西南老户庄战斗中,何昆不幸中弹壮烈牺牲,时年32岁。

何昆军长牺牲的当夜,当地党组织带领群众将烈士遗骸收殓安葬。由于后来斗争形势日益严峻,地方党组织遭到严重摧残,一时无暇留下掩埋烈士忠骸的标识,这给后来寻找烈士的忠骸增加了极大的难度。几十年间,有关方面多次寻找,都无果而终。

他的战友们一直怀念着他。1930年7月,张爱萍在上海疗伤期间就写下《怀念何昆军长》诗一首:“通如靖泰义揭竿,工农武装掌政权。老户庄头争战烈,亲举机枪率当先。无情弹丸玉山倾,一腔碧血泪雨连。庆功酒酣酒亦苦,报捷声频声愈黯。何期长诀铭心底,丹心永昭苏北原。”新中国成立后,将军先后于1952、1956、1957、1958年四次派人赴如皋寻找他的忠骸,都没有收获。

何昆原型,何昆的历史真实情况(3)

1960年5月,在张爱萍的提议下,如皋县人委在何昆军长牺牲之地——老户庄建立了纪念碑,张爱萍亲自题写了纪念碑名。其后,根据张爱萍的指示,当地党委政府继续寻找,终于在1964年找到了烈士的忠骸。

何昆原型,何昆的历史真实情况(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