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跟豫剧哪个更受老年人喜爱,河南豫剧黄梅戏最好听的十首

首页 > 影视动漫 > 作者:YD1662023-06-08 09:32:24

秋后农闲,麦苗没出来,由于担心明年是不是好收成,直到麦苗长得好,风调雨顺节气好,才敢拿出秋粮换油盐,在期盼的这段时间,是难得的空闲,农村人不敢赶集,因为缺的太多,只要赶集就花钱。走亲戚也要花钱,只有家里邻里串门不花钱,人总是忙的时候,能省钱也能赚钱,闲下来,不生事就找事不赚钱净花钱。

农民闲空时间有了,农村艺人的黄金月就来了,开始是走村串户的卖艺赚钱,串户卖艺的都是无亲无故,无组织的个体户赚钱方法,这等于抢了单纯要饭人的饭碗,在这之前,要饭人有时也能要到粮食,自从,农村串户的艺人出来后,单纯要饭的人只能要到剩饭填饱肚子,由于这时候,大家慢慢都能吃饱饭,所以要饭人要不到粮食,农村丐帮就慢慢没落了,农村艺人开始兴起了。所以没有点才艺,要饭都要不到了。

农村艺人从丐帮发展而来再兴起,农村艺人卖的是艺,要的是粮食。串户卖艺就是最基础的形式,我们老家串户艺人主要以快板为主,没见过吹唢呐要饭的,唢呐很好听,主要是白事和喜事都用,如果艺人看给粮食少,家门口喜事唢呐吹成白事唢呐,这可咋办?放狗咬都来不及的。快板就不同,大人小孩都喜欢,快板词现编,到了门口一顿夸,夸了房子夸家人,夸完家人夸女人,夸完女人夸孩子,好人经不起三夸,何况农村人大多都是好人,在家看门的多是妇女,特别是刚过门的新媳妇,平时没人夸,这快板一夸啊,心里就像塑料花,遇水马上鲜艳起来,根本不经夸,直夸得自己感觉嫁到这家是委屈下嫁,夸得是这家积了八辈子德才娶到她!妇女闻听此言乐开花,感觉嫁到这家人都没外人眼光准,手里装的粮食,便没轻没重起来。我们小孩喜欢跟着打快板艺人后面,他去哪家,我们小孩跟哪家,一路听着快板艺人挨家夸,

编词好不好,快板打的好不好,唱的好不好,连小孩都知道,就看艺人屁股后面跟的小孩多不多,越多就越好,小孩主动给引路,哪家来了新媳妇,夸得好给粮食多。我们小孩也能看那家新媳妇,还看她被夸得高不高兴,给的粮食多不多。

有时候,河南豫剧二人小剧团,也来我们这里串户卖艺收粮,由于无亲无故,只能走家串户,一般2到3人,看到十户八户有人家,就找一块空地敲锣招引入,然后唱豫剧,一人吹拉两人唱,也有俩人边拉边唱,唱什么我听不懂,豫剧老年人爱听,听的出神,而且百听不厌。那时候,农村对戏曲的崇敬还是很高的叫做艺,快板只能算是民间小调,而且豫剧即使串户卖艺,也是行头,装束,化妆,服装,乐器,和戏台一样,样样讲究不能少,一套下来感觉,没有1个小时下不来,而且就地一唱一个剧目,大概半小时以上,经常听到是杨家将四郎探母,包公断太后的唱段感人至深。这些人或府邸都是河南人,当然河南豫剧最正宗。

有时看到,能把大人唱的眼泪汪汪,听完戏,大家主动回家去拿粮食,还会问这些够不够?吃饭没有?并让到自己家里吃饭,那时候,听戏给粮,全靠自觉,如果听戏不给粮,是让人看不起的品行,所以戏结束后,豫剧不会敲门要粮,就在门口敲锣三声等一等,没人出来就下一家,过了几十户,又起个场开始唱。

这样的戏班子,我也会跟着走,我从小就是外公带我跟着戏班子听戏,母亲也唱戏,所以虽然听不懂,但不会排斥,到了年纪大了点时候,还是越加喜欢,越剧,京剧,豫剧尤其喜欢。我们这边老人对豫剧的喜欢,甚至远远超过安徽黄梅戏。豫剧确实值得发扬,可惜的是往往都是贫下中农喜爱听,有社会价值,没经济价值,仅凭热爱,其实无法传承,引进商业,才能让卖艺人有钱,钱多伤艺,钱少失艺,是非遗和国粹,是民间文化的传承,需要国家扶持,和政府支持,有广大的农村市场,传承和露天舞台,要让现在小孩喜欢,要让有钱人喜欢和支撑,要让老人喜欢。

唱戏唱的好,等走街串户艺人熬成了角,就会跟剧团,这样媳妇熬成了婆,名气大一点的,村里大喇叭通知看戏,名气再大一点角和名剧团,就是乡大喇叭通知看戏,因为搭戏台拆戏台要时间,一般都会唱三天,村里安排唱戏艺人住村里人家,艺人住谁家里,是贵人是荣耀,等唱戏完了,村里通知组织,挨家挨户要粮食,多少随心意。不强要,到时艺人收了粮食,也会给这家一点。

乡大喇叭通知。邻村也会过来听,这个村请去唱大戏,这村请完了,下一个村庄请。这就是农村走村唱大戏。至于当时唱的是啥,具体不知道了,就知道河北梆子,河南豫剧,但明显河南豫剧更受欢迎,当时剧台就搭在村医院后面,原来生产队的晒麦场上,由于交通便利,我们的村医院应该是乡中心医院,技术也不错,方圆几个村用板车拉着病人,来这里看病。看病打针调水的闲空,还能看大戏,回家又能给自己村子里说请大戏。这样宣传效果很好,所以走村唱大戏基本上都是在我们这里起点。小时候,母亲也在这里唱过戏,所以我也喜欢来这里看戏。后来国营代销店也设在这里。粮油所也盖在这里,碰到有戏来的时候,还有人摆摊卖葵花子,炒花生,小食品,差点整成了商业一条街。

医院旁边晒麦场变成了戏园子,晒麦场上,都是各家各户高高的麦草垛,豆草垛,玉米杆垛。这给看戏人提供了天然晒太阳看大戏的场所,秋冬季,晒麦场上晒太阳,本身已经很享受穿着大棉袄,地上干燥,抱着麦草,豆草铺下第一层隔开地的凉气,豆草上方软和的麦草,舒服软和做成窝,然后再搬一捆玉米节做枕头,往这麦垛一靠,避开风吹,只晒太阳,不冷不感冒,感觉甚好,如果这时候,再能花一毛钱或五分钱,买点炒花生和炒转莲【葵花子】,边看戏边吃点东西,听累了,再晒得美美的睡一觉,可美!

但平淡的美好总会被现实打破,后来几年过去,日子慢慢好起来,但大戏依然唱,人们依然过来占地方,打地铺,听大戏,吃着炒葵花籽,晒太阳,忽有一日,不知哪几个愣头青,用3个玉米节捆围一下,打起地铺,地铺上面摆着一瓶白酒老白干。三层油纸打开,是一大包朱集卤猪头肉,上面撒上油炸花生米,对着戏台喝起来,这可以地主老爷顶天享受了。纸打开,肉香味和酒香味,炸花生米香味随风飘很远,对一年吃不了几回肉的农村人来说,这又是卤猪头肉,更是难得。老人更是舍不得吃,纷纷不看戏,忍不住回头喝酒吃肉的地方。

不看还能忍住,结果一看,更加馋的忍不住!我们是礼仪之邦,不能明抢,可又把我们馋虫勾的满地爬,小孩馋,老人也馋,于是老人们拿着拐杖把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轻人赶走了,这些孙子打包带走,一个肉渣都没留下,只是掉了几粒花生米,我捡到吃了一粒,果然真香!

朱集卤水猪头肉,不同于其他地方卤水猪头肉,猪皮暗红有点发黑,卤味十足,卤的火候刚好,保住油脂不外流,吃起来,似有牙齿切开肉的响声,口腔内流满油脂,而且不至于流出,筋道有嚼劲,吃多满手油,肥瘦相间,香而不腻,味道十足。这个猪头肉最适宜秋冬季节下酒吃,最好吃的时节也就是一个月左右,卤好后自然晾干到5-7度,错过这个温度,过热和过凉,再回锅,都没那么好吃,然后吃的时候,

切成大拇指粗细大小,块块带上猪头皮,全是肥瘦相间的猪头肉,然后手抓着猪皮这一边,一口瘦肉一口肥肉最后一口猪头皮,这么吃不用沾调料,就这么原汁原味的吃,然后再吃几粒油炸花生米,嚼碎了满口香,最后再一口烈酒,整个人都能飘起来。全瘦全肥猪头肉是下料,远没有这么好吃,只能搭着卖,饭店上菜时候,一定都说一样好,其实看一眼猪头肉就知道。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