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遥远偏僻的古格王国成了陷入绝境的藏传佛教唯一的藏身地。随着时间的流逝,佛教不仅在这里得到复兴,还发展出不同的流派,重新传遍了整个西藏。因此,古格王朝在西藏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当时古代印度的许多重要佛教教义,就是从这里传入西藏腹心地区的。
现在的古格王朝遗址从山麓到山顶高300多米,到处都是和泥土颜色一样的建筑群和洞窑,曾经的屋舍和城堡全部都已经倒坍,只剩下一道道的土墙。整个遗址在一个小土山上,并在最高处设有王宫,站在王宫之上环视山下,古城雄伟,自然风光壮丽,万千气象。象泉河蜿蜒穿过土林,缓缓流过绿州,然后闪着波光消失在苍茫的天际线上。
也许,正是象泉河才造就了这里的富庶,为此,不得不使人敬佩当年统治者选址的精明。古格王宫遗址分为夏宫和冬宫,夏宫建在地面,由于年久失修,仅留断墙残垣。冬宫修在地下,保存完好,在山顶上有一个不显眼的小门,门口有小牌“冬宫”二字。“冬宫”是当年古格王冬天避寒之地,这片已经成为废墟的王宫,即使里面已经空无一物,但依然可以看出当年的恢弘。
在王宫的另一方建有两个寺庙,分别为红庙和白庙,红庙因其墙上涂有红色而得名,它是一座平面略呈方形的单层平顶藏式大殿,坐西朝东。白庙则坐北朝南,因其外墙为白颜色而得名。两座寺庙中的大部分佛像已经毁坏,剩下的只是几座残像、台基和莲花座,但寺内藏有保存得比较完好的壁画,多年过去了,壁画依然色彩鲜艳。
据说,当时的画师只用了3种颜色来绘制这些巨大的壁画,红色为红珊瑚研磨而成,黄色是金,绿色为绿松石。也许,正是因为这些贵重材料,才使得壁画颜色历久弥新。壁画气势宏大,风格独特,全面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所绘人物性格突出,用笔洗练,丰满动感的女性人物尤具代表性。从建筑和保存下来的壁画推断,当年的古格王国,已经是一个相当文明的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