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然是元夕主题。为本人查阅修辑,有异议者,欢迎商榷。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
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
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背景:词人避难江南,时正逢元宵节。
宋代元宵节是最盛大的节日,王朝统治者为了粉饰太平、“与民同乐”,大肆渲染节日的气氛。
北宋亡后,南宋小朝廷偏安一隅,不思北伐,更加追逐歌舞升平、纸醉金迷,在临安仍继续着元夜狂欢的旧传统,其盛况有增无减。
周密《武林旧事·元夕》条记载说:“大率仿宣和盛际,愈加精妙。”
李清照此时南渡,已几经人生风雨和无尽的磨难坎坷,
又逢佳节,更有无限的愁绪和忧虑,
所以写下了这首著名的元宵词。
释义:
落日熔金:落日的颜色好像融化的黄金。
合璧:合成璧玉一样。
璧:中间有孔的玉。祭祀的玉质环状物。
《尔雅》云:
“肉倍好,谓之璧;
好倍肉,谓之瑗;
肉好若一谓之环。”。
肉,边也。好,孔也
即:大孔者为瑗,小孔者为璧。孔径与玉质部分边沿相等者为环
染柳烟浓:新生柳叶如绿烟般浓染 (南方此时柳叶生发)。
吹梅笛怨:
梅,指乐曲《梅花落》,用笛子吹奏此曲,其声哀怨。
指笛子吹出《梅花落》曲幽怨的声音。
几许:是不定之词,具体运用时,意常侧重于少。
“春意知几许”,实际上是说春意尚浅。
这既符合元宵节正当初春的季节特点,也切合词人此时的心情。
次第:接着,转眼。
次 :
1.第二:次日,次子,次要。
2.等第、顺序:次第、次序、名次
3.中间:胸次。
4旅行所居止处或途中暂停住宿:旅 次、舟次、次所。
5.有序的排列。
6.停泊。
第:(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时代)
1基本含义:科举考试及格的等次: 科第。
2.引申含义:次序——第一。
3次序:~一。次~。等~。
4科举考试及格的等次:科~、及~ 、落~。
5封建社会官僚贵族的大宅子:宅~ 、府~。门~。进士~。
6但:运动虽益于健康,~不宜过于 剧烈。
中州:中土、中原。这里指北宋的都城 汴京,今河南开封。
三五:十五,指元宵节。
铺翠冠儿:以翠羽装饰的帽子。
雪柳:雪白如柳叶之头饰;以素绢和银 纸做成的头饰
簇带:满满的戴着
簇,聚集之意
1.本义是小竹丛生,也可通“蔟”,表 示蚕山。
2.引申亦指聚集,丛凑,
3.作量词,丛聚成的堆或团
带:
1.《说文解字》:“带,绅也。男子鞶带,妇人带丝。象系佩之形。佩必有巾,从巾。” 。
身上用以系佩类似巾或巾之长条物是带之范式。
2.本义:用皮、布或线等做成的长 条物。如:带子、皮带。领带、 一衣带水。
3.同戴,加在头上谓之戴。
济楚:
1.美好、漂亮。
2.引申为出众、出色。
3.引申为兴隆。
4.(衣着)整齐鲜明。
济:
jì
1.渡,过河:同舟共济。
2.对困苦的人加以帮助:济世。救济。赈济。周济。接济。
3.补益:无济于事。
jǐ 〔济水〕古水名,源于今中国河南省,流经山东省入渤海。
楚chǔ
1.落叶灌木,鲜叶可入药。枝干坚劲 ,可以做杖。亦称“牡荆”。
2.古代的刑杖,或学校扑责学生的小杖:捶楚,楚掠(拷打),楚挞(拷打)。
3.中国春秋时国名:
楚天(楚地的天空,因楚在南方,亦泛指南方天空),楚声,楚歌(楚人之歌),楚狂,楚腰(泛称女子的细腰)。
4.指中国湖北省和湖南省,特指湖北省:楚剧。
5.痛苦:苦楚。痛楚。凄楚。酸楚
6.清晰,鲜明,整洁:清楚。衣冠 楚楚。
鬟: huán古代妇女的梳成环形的发卷
即在头上或额旁梳成环形髻。其式有高低、长短、大小等多种
鬟,总发也,
从髟【biāo意思是头发长,“髟”字多与毛发有关】
睘( qióng)声。——《说文》。
郑珍注:谓盘鬟如环。
鬢 :bìn脸旁靠近耳朵的头发
召:呼唤
1.zhao呼也。从口,刀声。以言曰召,以手曰招。——《说文》。
指呼唤,用言语叫人来;
2.shào古邑名;姓氏或者寺庙。
翻译: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
灿烂的落日光辉,仿佛黄金熔化、金光闪闪,
那薄暮的云,衔接合拢在一起像白色的璧玉。
但是人在哪呢?
描写元宵节美妙的节日晚晴,景象迷人,紧接着反问:“人在何处?”
“人”,很多译指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因为“每逢佳节倍思亲”,避难临安、寡居无依,在元宵节日想起丈夫在世时的欢聚情景,当然是在情理之中。
但是,从上下文看,应指作者自己。她曾经这样悲歌
“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 (《南歌子》)。
江山依旧,物是人非,而我现在是在哪里呢?(世事恍如一梦)
节日的美景,反而使主人公感到一片寂苦凄凉。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新生的柳叶如绿烟浓染,那吹出《梅花落》的笛声幽怨,
(这初春佳节的气氛)究竟有多少春意呢?(应该春意盎然,充满活力、喜庆)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
在这元宵节日,沐浴在融暖温和的天气里,难道接下来就没有风雨了吗?
这里的“风雨”,不一定专指自然界的风雨,因为词人并不真正担心元宵佳节会刮风下雨,
隐指了金兵的进犯,世间的艰险、人生的坎坷,所谓“天有不测风云”。
李清照《给胡尚书信》:夷虏从来性虎狼,不虞预备庸何伤。
(作者岂不是也曾经,度过了那么美好的元宵佳节?)
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乘着香车宝马、来相召去赏灯的酒朋诗友,被我谢绝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
往日汴京元宵节繁盛热闹,闺中妇女有许多闲暇,记得那时特别看重这正月十五。
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戴着翡翠羽毛的帽子,金线捻成的雪柳,个个头上插得满满的打扮得整齐漂亮。
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
现在憔悴衰老,发髻像被风吹乱(懒得梳理)鬓发也斑白了,怕夜间出去被人看见。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倒不如向那帘儿底下,偷偷去听他人的欢声笑语呢!
“向帘儿底下”,而不是坐在桌案前,说明作者想更贴近地感受那热闹
(她是热爱生活的——从少女时代的词可以看出,
但此时心情复杂,更适宜,于热闹外,独自任愁绪幽幽)。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
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
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译文
落日的余晖像熔化了的金子,那薄暮的云接合在一起像白色的璧玉,我现在究竟是在什么地方呢?
新生的柳叶如绿烟浓染,那吹奏着《梅花落》的笛声幽怨,谁知道还有多少春意?
元宵佳节沐浴在暖融温和的天气里,难道接下来就没有风雨了吗?
有人来邀请我参加这盛会、驾起宝马香车来接我,被我谢绝。
难以忘怀在汴京繁盛的那段日子,闺门中的妇女多有闲暇,记得特别偏爱正月十五那天。
头上戴插着翠鸟羽毛的帽子,还有用美丽的金线撵成的雪柳,打扮得整整齐齐漂漂亮亮的。
如今容貌憔悴衰老,发髻像被风吹得散乱(懒得梳理),鬓发也白了,怕夜间出去被人看见。
倒不如偷偷地向那帘儿底下,听听外面别人的欢声笑语。
赏析评价:
这首词,上阙描写了作者观元宵佳节景色,产生隐隐又浓浓的愁绪,而谢绝朋友们的相约看灯。
下阙回忆曾经佳节的欢乐景象,而现在憔悴衰老不想被人见,就且留家中听别人欢笑。
对比了过去和现在的不同社会境遇、自己和他人的截然相反的心绪。
也委婉曲折地批判了南宋小朝延苟安享乐、漠视民族危亡、忘记国家耻辱的国策,具有鲜明的爱国思想印记。
有人说,李清照这首词“只是歌唱自己,不涉及国事”;
或者说它“除了抚今思昔,哀怨感伤,没有更为积极的因素”等等,
这显然是不公允的。
评价任何一篇作品,都离不开它所产生的社会时代、离不开作者的思想和生活感受;
同时,作品的形象、内容及其所产生的客观社会效果,也是我们评价作品的重要依据。
处在南渡、国破家亡的巨创痛楚中,李清照的悲叹个人遭际,
其意义本身自然带有动乱时代逃亡人民的共同哀愁,
反映出南渡人民辞乡别土、流离失所者的意欲返回故里的共同愿望,此其一。
其二,李清照是一位具有浓厚爱国思想的作家,这在其后期的诗文里有着更为明显的表现;
而其词,则因受到当时“诗庄词媚”的传统影响,
不能象在《乌江》(即《夏日绝句》)、《打马赋》等诗文中那样慷慨吟咏其高昂的爱国思想,措词一般都比较含蓄委婉,
但其怀念故国的情思,却仍然依稀可辨。
张端义《贵耳集》说:
李清照“南渡以来,常怀京、洛旧事,晚年赋元宵《永遇乐》词。”
这就正确地指出了此词的故国之思。
其三,这首词问世之后,由于突出今昔盛衰感,
在社会上发生了强烈的反响,并引起一些爱国诗人、词人的共鸣。
例如比李清照稍后,而基本属于同一时期的刘辰翁及辛弃疾等,
都深受感动,起而“效易安体”,依声填词,以抒发他们自己的爱国情怀,就是明证。
李清照晚年的词作,不论在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上,都有了较明显的转折。
从南渡前的追求爱情、抒写闺怨,
到南渡后的对“中州盛日”的深切怀念。
这个深刻的转折,不仅增强了李清照后期词作的思想深度,还在艺术方法上表现了新的探索和新的创造。
“用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
(彭孙遹《金粟词话》),这就是其中一个突出的特点。
譬如此词的全篇,运用了许多质朴清新、浅显易懂的语言,得以生动、富有感染力地表达了她内心的细腻委婉的情思。
张端义在其《贵耳集》中曾具体地分析道: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已自工致;
至于‘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气象更好。
后叠云:‘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
皆以寻常语度入音律。
练句精巧则易,平淡入调者难。……此乃公孙大娘舞剑手。”
可见平淡浅近的语言,并不是浅陋俚俗,而是更见出作者在艺术上的创造性。
文学史证明:
大凡在生活旅途上遭受过沉重磨难和打击的作家,晚年的艺术风格,往往趋向平淡、自然。
(最近看杨绛的也是)
陶渊明、白居易、苏东坡、李清照都是这样。
苏东坡曾形象地总结这种文风变换的情况道:
“大凡为文,当使气象峥嵘,五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其实非是平淡,绚烂之极也!”
(见周紫芝《竹坡诗话》)
李清照晚年词风的变化,也突出地说明了这个规律。
她在南渡饱经忧患之后,已不再象青壮年时期那么逞才使能了,而开始从惊词险句转向了平易浅近,从而创造了她独树一帜的“李易安体”。
这个“李易安体”,人们公认,是李清照词作更为成熟的标志。
“平淡入调者难”,达到这一步,确实是非常不容易的。
这表明词人在炼字炼句方面,已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这也正是她“绚烂之极”的表现。
怪不得张炎在其《词源》中颇为感慨地说:
“李易安《永遇乐》云:‘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此词亦自不恶。向以俚词歌于坐花醉月之际,似乎击缶韶外,良可叹也!”
能在“短幅中藏无数曲折”(黄了翁《蓼园词选》),也是《永遇乐》艺术实践的成功表现。
是的,特别这最后两句收语,看似淡淡,
但极写其廖落、沉痛、悲苦。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
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但是现在呢:
中州节日时的盛况哪里去了?
它早已成为往事一去不复返了,留下的只是对太平盛世、祖国山河的怀念之情。
所谓“江山留与后人愁”(见李清照《题八咏楼》)
谁能耐这“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题临安邸》)的醉生梦死的生活呢?
词人李清照的是热爱生活的,可是南渡逃难以来,
亡国之痛、夫死之悲、流落之苦、谗言之毒,
一连串悲惨的遭际接踵而至,使她身心憔悴,再也难以打起精神来。
所以她只能悄悄地在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这也许是她冀望自我解脱,
但得到的,未必是节日的安慰,更引发了她内心的孤寂和悲痛感受——
别人照常欢笑着,而她,只能独自孤独着。
此情此景,正象她避难金华时所写的《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词人的泪水,也许正和着游人的笑语,度过这痛楚而漫长的节日之夜。
在这看似轻淡的两句中,隐藏着李清照内心的难以遏制的凄苦、忧愤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