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不知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时间为什么这么长,原因有很多。
从秦国自己来看:
1,在“163年6世”中的前两世(献公孝公)近五十年,秦国处于长期的政治改革中。这点中学历史教学会容易给人误导,觉得似乎孝公一变法秦国就当即称霸诸雄。实际上这段时间秦国对于六国仍处于弱势,领土都没啥大变化。
2,秦国对于新占领区的融合,有时会占用远长于军事攻占的时间。例如,秦国前316年灭蜀占领四川,而直到前280年才开始从蜀中大规模集结军队向东进攻楚国。古蜀国并不属于华夏文明,秦国用了三十多年去消化融合。还比如,在最后进攻楚国时,距灭韩魏仅一两年,此时后方的韩国魏国楚国占领区,旧贵族发动叛乱,李信不得不回头平叛,导致第一次灭楚战争失败,也是一个道理。而经历秦文字度量衡钱币等统一之后,后世的各地文化都趋于融合,不用再花太多这种时间,比如同样受封四川汉中的刘邦,只要接管物资兵员,筹集完毕就可立即出击。
3,个人认为,秦国在前278攻占楚国郢都之后,实力才明显的超过其他国家,而引起诸国共同的敌意。在此之前秦国的战争,更像和诸侯相互间的“抢地盘”和“打群架”,包括参与过联合打击魏国齐国等其他“出头鸟”,缺少“统一战争”的特征和味道在里面,所以秦国以统一为目的进行的吞并,大约只有最后五十多年。
从全局的看来
4,秦国的对手同样是周朝分封制下成长的几百年老国,拥有着强大且极其稳固的根基。诱降、恐吓或者内部离间分裂等后世常用的迅速瓦解手段难以成功作用于各诸侯国。同时处于弱势状态的势力一般也不会投降(如赵国魏国韩国,很多次被秦军直接打到国都下),只能通过一次次战争从国力上耗尽,更何况秦国自己也打了一箩筐败仗。每次大规模战争,又需要少至一两年,多至十余年的休养。(个人认为,这是统一战争时间如此之久的主要原因)
5,战国这个阶段,同时也是华夏族各国的大扩张时代,所以六国的实力并不是一直在衰退,很多时候还在增强,山西河北北部,河套平原,辽东,四川,湖南,江西,都是在战国阶段被各国吞并然后融入华夏文明的。
如果看官们有足够兴趣,可以再来看一下这163年间秦国怎么做到了统一,时间用在了哪里,同时如何体现上面因素:
首先,各国在上面合纵连横的土地大致是这样的,其中能承载人口和耕地的平原和盆地,就是列国互相争夺的目标(图源
@和光同尘
):
第一阶段:秦献公 秦孝公:脱胎换骨,闷声发财
秦献公:(前384-362)此时的秦国发展停滞,经过秦简公时期处于鼎盛期的魏国的进攻,还丢失了黄河以西洛河以东的河西地区,秦惠公时进攻河西失败。同时国内“四代乱政”,政变频繁(秦献公自己也是政变上台)。几乎是处于最低谷。
秦献公二十多年在位时最多的贡献,则是在制度上开始推行封建土地私有制,以及中央集权制度,为秦孝公推行变法起头引路。
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年(前362),则是率军攻入河西并且取得了一个据点:少梁(现陕西韩城),算是开启了秦国拓张的步伐。
“国际”局势:延续着战国以来的魏国一家独大,其余各国闷声发财中(图源:
@布哈林
)。
前362年,秦献公去世时的秦国
秦孝公:(前362-338)在常规的学校历史学习里,仿佛从秦孝公变法后秦国就一鸣惊人飞黄腾达。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在孝公二十余年的执政生涯中,政治改革仍然是主要议题,秦国通过变法,转变了生产形式(春秋奴隶制——中央集权 耕战,以战争为生产力)
而在领土上,有所突破,仍然幅度不大:秦孝公八年,攻入魏国旧都安邑,但旋即撤出;孝公十一年攻占固阳,二十四年攻占岸门。总而言之,算是完成秦献公时期对少梁的占领,并且以此为中心扩张至少梁周围几个城邑。但终孝公一代,河西始终都未被收复。
“国际”局势:仍然是魏国最强大,不过处于正在被秦赵齐等国家联合打压的衰落中
前337,秦孝公去世时的秦国
整个秦献公和孝公两代近五十年,秦国完成了统一中最重要且最基础的变法准备。但相比于后世的横扫天下,领土上的扩张实际上少的可怜,仅仅几座城邑而已。
全局来看,这个阶段的秦国,只是处于对诸国国力水平的追赶期,尽管自身国力上升,却并未显现出强势来。严格来说,甚至尚没实力被题主划入“完成统一”的“163年6世”中。
第二阶段:秦惠文王 秦武王 秦昭襄王前期:崛起和边疆开拓
经过前期的政局稳定和军事准备后。
1,报复魏国
秦惠文王八年(前330):收复河西;九年(前329):攻占函谷关地区,同时攻入河东并且占据黄河东岸数个据点;十年(前328):魏国放弃上郡(现陕北,延安和榆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