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楚青暗喜自己嫁对了人,婚后,二人孕育了两子一女,将爱情升华到了长情陪伴,从拒绝粟裕,再到崇拜自己的丈夫,楚青曾经多次感叹,粟裕不仅是我的领导,而且还是我的兄长和伴侣。我对他的敬佩和崇拜很深、很深,根本没有办法用语言去形容。
楚青和粟裕做了43年的夫妻,在粟裕去世之后,楚青一直对他念念不忘,并且逢人就讲粟裕的好。
粟裕大将因病去世,楚青亲撰悼词:《遣怀》
1984年2月5日,粟裕去世,享年77岁。粟裕去世后,最悲伤的当然就是楚青,在丈夫的追悼会上,她亲自填词悼念:“长相忆,兄长与伴侣。甜酸苦辛共品尝,崎岖坎坷相扶携,能不记心里。”短短的几句话便写尽了二人相濡以沫的夫妻之情。
实际上在丈夫粟裕离开她之后,楚青的内心十分沉重,她时刻都无法忘记两人在一起生活的时光,为此还写过一首《遣怀》诗:
“时晴时雨正清明,万里送君伴君行。宽慰似见忠魂笑,遣怀珍惜战友情。唯思跃马挥鞭日,但忆疆场捷报频。东南此刻花似锦,堪慰英灵一片心。”
诗的意境可谓情真意切、意境幽远,楚青用这首诗寄托她与粟裕,共同战斗、生活了40多年的深情厚谊,有夫如此,妻复何求!楚青在粟裕去世之后,每当提起他们之间的往事,都仿佛沉浸在了过去的岁月中。
粟裕和楚青结婚之后不仅兑现了当初的承诺,而且粟裕一直尊重楚青个人的意愿,无论是任何事情,夫妻俩都有商有量,并且还特别支持楚青独立出去工作。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夫妻两人各自战斗在自己的岗位上,并且都做出了各自的成绩。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楚青本来是转业到地方,但由于粟裕当时处境和身体都不太好,所以她便离开了熟悉的岗位。主动申请调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也就是粟裕所在的工作单位,这样就可以每天照顾粟裕,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楚青对粟裕的感情有多深厚。
15岁参加革命的老前辈楚青,在93岁高龄时离世
2016年2月21日上午10时5分,楚青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段旅程。作为一名党的忠诚战士,以及无产阶级革命家,她从来都不追求个人名利,并且生活中依然坚持艰苦朴素的作风。默默传承着党的工作精神和作风,给后人树立了值得崇拜的榜样力量。
有人在评价楚青的时候写道:“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只有把她献给最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才是最有价值和最有意义的。”楚青在数十年的革命生涯中,不仅严格遵守个人底线,而且在大是大非面前从来都不含糊,为此也得到了很多党和国家*的尊重和爱戴。
楚青作为一名共产党人,即使在后来革命成功之后,也依然保持着普通士兵的本色。虽然她是粟裕大将的爱人,却从来都不以高级干部夫人自居。在实际工作中依然踏实肯干、兢兢业业。她从来都不脱离人民群众,为祖国与人民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楚青的身上大家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一名革命战士、共产党员的人生追求和高贵品质。她与粟裕在烽火征程中结出爱情之果,一生相濡以沫,直到粟裕离世,依然对这段感情珍爱有加。
楚青作为万千革命女性的突出代表,从她的高贵品格中就可以看到所有革命女性的魅力。而作为一个相夫教子的中国女性,她对丈夫和孩子的爱更是弥足珍贵。楚青和粟裕作为一对经得住考验的革命伉俪,用两个人的一生,诠释了爱情最初的样子。
虽然她和丈夫粟裕相差16岁,但是二人相处起来并没有代沟,粟裕不仅将楚青当做妻子,而且还将她当做小妹妹那般去疼爱。楚青和粟裕结婚之后,虽然夫妻二人也曾有过分居两地的生活,但正是因为距离,反而让彼此的心靠得更近。
如果将足智多谋、精明干练的粟裕,比喻成一个呼唤爱的使者,那么娇小美丽、敢作敢为的楚青,就是一个懂得回应的天使。虽然最初两个人的接触并不顺利,或者说楚青曾因为年龄差距太大,而三番五次的拒绝粟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