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克隆计划:大熊猫胚胎移植母猫体内的研究
不同物种之间的妊娠,科学家们做了很多相关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在我们国家,大熊猫克隆计划就是其中之一。
众所周知,大熊猫是我们国家的国宝,在2000年的时候,大熊猫数量非常稀少,而且每年繁殖一次,一般只产一个幼仔,在养育幼仔的时候,雌性大熊猫也不会再次受孕。
可以说,大熊猫数量稀少的局面,一方面也是自己“作”出来的。
科学家们就希望能通过克隆来增加大熊猫的数量,但鉴于大熊猫“国宝级”的身份,不能对它进行实验,只能采取体细胞克隆,异种动物繁殖的方式。
科学家们从刚刚死去几分钟的大熊猫身上提取体细胞,提取出细胞核后,移植到家兔的卵母细胞中,并培育成胚胎细胞。
不能用大熊猫来做研究,就采用和熊猫生殖规律相似的猫来进行,将大熊猫的胚胎细胞移植到母猫子宫内进行发育。
为了保证胚胎的存活率,在移植的时候,科学家们将猫的胚胎也一起移植。
结果显示,7只猫有了*的迹象,真正*的有2只,但最后都因为肺炎死亡。
2只*的母猫进行解剖后发现,有2个胎儿检测到了大熊猫的遗传物质,也就是说,若母猫顺利分娩的话,将生产2个大熊猫幼仔。
那人类的受精卵,可以在其他哺乳动物体内发育并生产吗?
理论上也是有可能的。
近几年,生物科学中,听得最多的就是人和动物的嵌合体。
经过基因技术,培育出人—猪嵌合体,人—鼠嵌合体等胚胎,移植到动物母体内进行发育,就能生长出人体所需的各种器官,这对于器官移植,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情。
既然可以长出人的器官,那么人类在动物体内发育长大也是有可能的,但也存在很多技术难题。
首先,该选择哪种动物作为人体胚胎的容器?
每一种动物的幼仔体型大小不同、孕期时间也不同,若动物本身的孕期时间比较短,会造成胎儿还没发育好就出生。
因此在选择母体时,尽量要选择子宫大小合适、孕期时间差不多的动物。
如今科技比较先进,种间妊娠也无需全程都在动物子宫内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