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72家房客》是《我爱我家》播出4年后的热剧,故事从北京搬到了上海,从“家里事”变成了石库门的“邻里事”。依旧由英达执导,反映了上海人日常生活、邻里关系的互动百态。淋漓尽致地刻画了在改革开放大潮中不同层次的上海市民的众生相。
说起拍这部戏的初衷,英达曾说:“这主要是为了解决情景喜剧中北京语言给南方观众带来的观赏障碍,而上海普通话在南方许多地方都能够被接受。从整个剧来看,虽然构思的 包袱是北京的,但采用的基本上是上海的演员、上海式的表演和上海的语言习惯,人物的思维也都是上海式,因此这部戏属于‘海派剧’。”
05《中国餐馆》(1998)
《中国餐馆》则是英达于1998年导演的作品。故事背景也从中国转移到了美国,讲述来自中美两地的食客们,在一间中国餐馆里发生的故事。主演包括王姬、杨立新、何冰、李琦等。把视野拓宽到全体海外华人在异国他乡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来自北京、上海、香港、台湾和在美国土生土长的华人及喜爱中国菜的美国人在《中国餐馆》里上演了一幕幕令人捧腹大笑的人间喜剧。爱滋病的误会,大款团的可笑,老夫少妻的尴尬,按摩女的悲伤,赌场的华丽,餐馆的辛苦等等。
《中国餐馆》编剧梁欢为创作剧本三次去美国体验生活,而编剧肖峰则在美国有着一年半打工餐馆的切实经历,他们的创作尽量表现了美国生活的原汁原味,再经喜剧大师梁左的修改润色,使剧本笑料十足,回味无穷。
06《闲人马大姐》(2000)
该剧通过热心善良的马大姐一件又一件看似平常的琐事,将当今社会各色人等,化作令人捧腹喷饭的喜剧奉献给观众,让观众在大笑的同时看清社会,发现自己,对生活多一份轻松心态,对人生多一种幽默理解。其中艾嘉和王援朝的形象都十分切合家庭形象,追求潮流的女儿,怕媳妇又有点小抠门的丈夫,组成了这个现实而琐碎的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写照。
这部剧依旧是英达执导的一部,而且大获成功, 曾创下北京地区非黄金时段超12%的收视率纪录。
07《东北一家人》(2001)
该剧描写了在东北一个普通工人家庭一家三代之间发生的事情。面对社会转型时期企业发生的种种变革,每一位家庭成员以及他们身边的亲戚朋友、邻居同事之间横向、纵向发生的一系列阴错阳差,令人啼笑皆非的趣事。
电视剧的主题曲《东北人都是活雷锋》,可谓火遍大江南北,几乎每个人都能哼出几句“俺们这儿旮都是东北人,俺们这儿旮特产高丽参”尤其是最后一句“翠花,上酸菜”更是被大家调侃到现在。
08《炊事班的故事》(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