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没有英国护照,傅聪不能参加很多演出,收入成了大问题。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位优秀的钢琴家穷困潦倒。
曾有人对他许诺,只要能接受专题采访,说点关于中国的事情,就能得到一笔巨款。
傅聪断然拒绝。
可是人活着总是要吃饭,没有英国国籍,他连维持生计都很难。
1964年,傅聪加入英国国籍。
▲ 1965年,傅聪
两年后,他得知了父母的死讯。
4
把傅雷之死,归罪到傅聪的头上,是不公道的。
往轻了说,是不了解傅雷这个人;往重了说,是对历史的无知。
傅雷是一个书生气很重的人。
他虽然翻译了大量西方作品,对西方文化了解颇深,但他骨子里还是一个中国士大夫。
宁折不弯,大不了“抬了棺材见皇帝”,这是他的秉性。
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从时代的风暴中幸存?
罚跪、戴高帽、捆绑示众……随便哪一样都是对知识分子灵魂的凌迟。
即使没有傅聪出走的事件,傅雷也不可能活下来。
1958年,被激进分子羞辱批斗之后,傅雷万念俱灰。
他对妻子说:“如果不是阿敏还太小,还在念书,今天我就……”
▲ 傅雷夫妇
1966年,更大的风暴来袭。
傅雷告诉友人:“如果再来一次1957年那样的情况,我是不准备再活的。”
然而,这一次比1957年还要惨烈。
傅雷走向了人生的终点。
在遗书中,他谴责了傅聪,可那其实是有苦衷的。
他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另一个儿子傅敏。
父母都“畏罪自*”了,如果政治立场再有问题,让傅敏怎么活?
▲ 傅雷与小儿子傅敏
傅雷夫妇的死讯,两个月后传到了英国。
有好事者跑到傅聪那里,要求采访他。
所有人都认为,傅聪一定报复,说一些指责中国的话。
结果却出人意料:傅聪选择了缄默。
前来采访的英国记者大失所望。